

1.
亦作“緖”。
2.
絲頭。
1.出自《易林·豫之同人》饑蠶作室,昏多亂纏,緒不可得。
3.
引申為絲或絲狀物。
1.出自《孔子家語·執轡》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緒而蛾。
2.出自舊題《洞冥記》﹝石脈﹞生石里,破石而后得此脈,縈緒如麻纻也,名曰石麻,亦可為布也。
3.出自《怨春風》詞無由且住,綿綿恨似春蠶緒。
4.出自《點絳唇》詞心似春蠶,到死還多緒。
4.
開端;頭緒。
1.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2.出自《淮南子·精神訓》反覆終始,不知其端緒。
3.出自《雜體詩·效謝混〈游覽〉》卷舒雖萬緒,動復歸有靜。
4.出自《新唐書·蘇颋傳》玄宗平內難,書詔填委,獨颋在太極后合,口所占授,功狀百緒,輕重無所差。
5.
統系,世系。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漢初弗之宅,故宗緒中圮。
2.出自《陳書·程文季傳》纂承門緒,克荷家聲。
3.出自《新唐書·李光弼傳贊》李光弼生戎虜之緒,沈鷙有守。
6.
行列。
1.出自《文選·鮑照〈舞鶴賦〉》離綱別赴,合緒相依。
7.
前人未竟之功業。
1.出自《詩·魯頌·??宮》纘禹之緒。
2.出自《后漢書·班固傳下》系唐統,接漢緒。
3.出自《戚元魯墓志銘》生既不能就其志,死又無以傳其緒。
4.出自《天演論》自序夫古人發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緒。
8.
殘余。參見“緒風”。
1.出自《莊子·山木》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
9.
連綿不斷的情思、意緒。
1.出自《泣賦》闃寂以思,情緒留連。
2.出自《晉書·潘岳傳論》安仁思緒云騫,詞鋒景煥。
3.出自《鶯鶯傳》長安行樂之地,觸緒牽情。
4.出自《憶昨詩示諸外弟》令人感嗟千萬緒,不忍倉卒回驂??。
10.
尋繹;序次。
1.出自《新語·道基》原情立本,以緒人倫。
11.
順從。參見“緒信”。
1.出自《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仁君年壯氣盛,緒信所嬖。
12.
指著作的前言。參見“緒論”。
1.出自《辛亥革命之始末》他們黨員中有鄒容其人,所著的《革命軍》……章炳麟為之作緒。
13.
姓。明代有緒紀、緒珊。見《古今萬姓統譜》卷七六。
1.出自《正字通?糸部》緒,姓。明嘉靖中,高安知縣緒東山。
1.尋事生非。
1.猶捕風捉影。喻說話做事毫無根據。
1.用斧。
1.動用刀兵。語出《左傳.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杜預注"尋﹐用也。"
1.猶斬草除根。
1.亦作"尋根問底"。
2.尋求和追究事物的根底。
1.見"尋根究底"。
1.謂講求音律。
1.尋幽探勝﹐游山玩水。語出晉陶潛《歸去來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1.出游賞花。
2.喻狎妓。
1.亦作"尋花覓柳"。
2.游賞風景。語本唐杜甫《嚴中丞枉駕見過》詩"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3.喻狎妓。
1.尋求歡樂。指追逐異性。
1.追求享樂放縱的生活。
1.循環。
1.尋找機會。
1.猶尋訪。
1.搜討;查檢。
1.找到。
1.追逐日影。形容速度極快。景﹐"影"的古字。
1.查考;研求。
2.追查;查究。
1.古代百戲之一。檋﹐竿。據現存漢畫﹐系一人手持或頭頂長竿﹐另有數人緣竿而上﹐進行表演。
1.猶規矩。
1.方言。逗樂兒﹐開玩笑。
2.指故意捉弄人。
1.尋找查看。
1.探求。
2.清理。
1.猶舍本求末。
1.探訪游歷。
1.巡邏。
1.找關系;托人情。
1.重溫舊盟。
1.尋求;尋找。
1.尋找;摸找。
1.大木。
1.尋事吵鬧。
1.謂循蹤探索。
1.故意找麻煩或鬧別扭。
1.尋求人情。
1.游賞秋景。
1.猶尋找。
1.找人。亦謂尋釁生事。
1.隨聲;緊接別人的聲音。
2.循著聲音;尋找發聲之處。
1.游賞名勝。
1.推求省察。
1.用兵。
2.求師。
1.尋覓詩句。
1.片刻﹐不久。
1.故意制造事端或找麻煩。
1.尋找事端﹐制造糾紛。
1.隨手;隨即。
找尋思考尋思良久|魯達尋思道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