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木。
1.同"月明星稀"。
1.月光。
1.猶言月光暗淡。
2.即月下老人。
1.指行腳僧﹑游方道士。
1.云水彌漫﹐風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隱者游居之地。
1.供應云游僧道的齋飯。
1.指飄動的鬃毛。
1.指朝廷掌握刑法的官。
1.指高山上的寺院。
1.見"云窗"。
1.云氣集合之所。指高空。
2.比喻高位。
3.山林水澤。
4.比喻白色花叢。
1.高大的松樹。
2.白云和松樹。古時多為隱居者視作伴侶。
1.高聳。
1.比喻山泉。
1.從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孫。亦泛指遠孫。
2.即天孫。星名。
1.云門。指天宮。
1.指出家人的棲身之所。
1.高聳入云的臺閣。
2.漢宮中高臺名『光武帝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3.漢宮中高臺名『明帝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鄧禹等二十八將于南宮云臺﹐后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4.山名。在陜西省華陰縣境。即西岳華山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5.山名。在四川省蒼溪縣東南﹐接閬中縣界。一名天柱山。 6.山名。在江蘇省連云港市境內。原為海中小島﹐稱郁洲﹐明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跡。 7.道觀名。
1.即云臺。
1.道觀名。在陜西華山云臺峰上﹐故名。其一為北周道士焦道廣建﹐其一為宋建隆二年為陳摶建。
1.《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五月己丑﹐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將?從仆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下陵云臺﹐鎧仗授兵﹐欲因際會﹐自出討文王。"后因以"云臺仗"指天子的殿中宿衛。
1.漢明帝圖畫中興功臣二十八人于云臺﹐而以鄧禹為二十八人之首﹐為云臺主帥。
1.形容女子柔媚而輕盈的儀態。
1.溫泉潭。上有蒸氣如云﹐故稱。
1.云母湯。
1.僧堂。僧眾設齋吃飯和議事的地方。
2.華美的殿堂。
1.翻滾如波濤的云。
2.翻飛著白浪的波濤。
1.喻文筆如云波之變幻多姿。
1.如云騰涌。比喻崛起﹐奮發有為。
①古代戰具。用來攻城時攀登城墻的長梯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今也稱消防用的長梯。②高山上的石級百丈云梯|身已陟云梯|九霄初倚入云梯。
①云霄;高空萬里云天|仰望云天|黃帝得之,以登云天。②高厚云天之誼|銘感云天之德。③指仙境今日登云天,歸真游上清。
1.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1.謂云氣彌漫著的小洲。
1.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稱。古代帝王封禪處。
2.即云亭山人。清孔尚任自號云亭山人。
1.清孔尚任的別號。
1.指神仙所居處。
2.喻指寺院。
3.天庭。
1.云。
2.云端﹐高空。
3.秀美的頭發。
4.云狀的裝飾物。
1.飾有云紋的篦箕﹐頭飾之一種。
1.云狀的圖案花紋。
1.舊時女鞋前頭的彩繡花樣。或花﹐或鳥﹐或云﹐統稱云頭子。
表示各類云狀的照片。通常分一般云圖和衛星云圖。一般云圖是按各類云的典型形態拍攝的,是判斷和辨認天空中云狀的標準圖譜。氣象觀測中,云狀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氣運動,同時預示著天氣變化的趨勢。可為預報天氣提供參考。
1.亦作"云途"。
2.云路。
1.見"云涂"。
1.俗稱云南出產的鴉片煙。
1.古代的云夢澤。
1.團茶。
1.如云之聚集。形容盛多。
1.聚集如云﹐分散如風。形容來往迅疾。
1.如云聚集﹐如鳥飛散。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
1.眾多而整肅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