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尋求歡樂。指追逐異性。
1.盡量包含。
1.完備。
1.唱本;戲曲作品。
1.曲意包庇﹑袒護。
1.曲為掩蓋。
1.謂曲折的變化。
1.周詳地治理。《荀子.王霸》"儒者為之不然﹐必將曲辨。"梁啟雄釋"曲﹐周也……《說文》'辨﹐治也。'"一說﹐謂盡量辨明是非÷懿行曰辨﹐古"辯"字。王先謙曰虞王本作"辯"。見楊柳橋《荀子詁釋》。
2.同"曲辯"。
1.巧辯;詭辯。
2.詳細辯駁。
1.鄉愚‖有不懂事﹑無知識之意。
1.曲刃。
1.類似曲蓋的斗笠。
1.亦作"曲餅"。
2.餅狀的酒母。
1.意謂曲子要天天唱,才會熟練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1.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
2.歌館或妓院的代稱。
1.唐汝陽王李琿的自稱。
1.蠶箔。飼蠶的器具。用萑葦或細竹編織而成。也稱"薄曲"。
1.樂曲。
1.古代軍隊編制,部下有曲,曲的長官為曲長。
1.亦作"曲鬯"。
2.周盡而暢達。亦謂使周盡暢達。
1.見"曲暢"。
1.指不正直的朝臣。
1.酒車。
1.亦作"曲塵"。
2.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黃如塵,亦用以指淡黃色。
3.借指柳樹,柳條。嫩柳葉色鵝黃,故稱。
4.初春時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鵝黃色的春水。
5.指茶。
1.淡黃色的絲織品。
1.指柳條,柳絲。柳葉呈鵝黃色,故稱。
1.詳述。
1.多方設法使有成就;委曲成全。
1.曲意順承。
1.指漢將蟲達。達隨劉邦滅秦,封曲城圉侯,以劍術立名天下。見《史記.日者列傳褚少孫論》。
2.借指善于擊劍之人。
1.人體經穴名。在兩肘橫紋外端骨凹陷處。
2.曲折回繞的水池。
3.春秋魯國地名,在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
1.木工用來求直角的尺,用木或金屬制成,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二邊,通常在較長的一邊上有刻度。也叫矩尺。
1.用大豆發酵制成的調味品。也叫豆豉。
1.亦作"曲詞"。邪僻之詞;阿諛之詞。
2.含義隱微之詞。
3.謂隱微其詞。
1.敬詞。稱尊長的賜予﹑關照等。猶言承蒙賜予。
1.委曲順從。
1.方言。蜷縮,蹲。
1.猶私恩。
1.委曲得當;完全恰當。
1.曲折的小路。
2.棋局。
3.鄉曲,鄉里。
1.亦作"曲道士"。
2.指酒。
1.亦作"曲店"。
2.酒店。
1.指歌曲。
2.歌曲或戲曲的調子。
1.歌曲的節拍﹑音調。
1.謂由下層決斷公事。曲,鄉曲。
2.枉法判決。
1.猶曲部,部隊。
1.曲意施恩。
1.見"曲子"。
1.枉法。
1.中藥材防風的別名。
1.猶里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