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由于時間過長,使物體腐爛。
2.
形容詞
衰老。
3.
名詞
(Xiǔ)姓。
4.
見“不朽”。(精神、功業等)不磨滅。
1.
腐爛;腐朽。
1.出自《書·五子之歌》予臨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2.出自《六代論》夫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
3.出自《永濟倉書事》詩古梁生菌耳,朽堵出蠐螬。
4.出自《淮陰侯廟記》將軍則與草木同朽。
5.出自《墳·摩羅詩力說》此豈篤守功利,擯斥詩歌,或抱異域之朽兵敗甲,冀自衛其衣食室家者,意料之所能至哉?
6.出自《卜春秀》他們一個跟一個,踩著青草朽葉,往山里走去。
2.
衰老;衰落。
1.出自《晉書·張忠傳》年朽發落,不堪衣冠,請以野服入覲。
2.出自《贈陳商》詩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
3.出自《琵琶記·乞丐尋夫》我只記得他形衰貌朽。
3.
磨滅;消散。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2.出自《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豈古人所謂立言於世,沒而不朽者歟?
3.出自《為文相公謝神道碑文表》聲光不朽,永蒙庇於昆孫。
4.出自《雙珠記·劍擊淫邪》我處不得已之地,有不可解之讎,包荒飲恨,此情難朽。
4.
氣味。臭,與香相對而言。
1.出自《列子·周穆王》聞歌以為哭,視白以為黑,饗香以為朽。
5.
作國畫用土筆勾勒草圖。
1.出自《畫繼·巖穴上土》畫家於人物,必九朽一罷。謂先用土筆撲取形似,數次修改,故曰九朽;繼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罷……書畫同一關棙,善書者又豈先朽而后書耶。
2.出自《山靜居畫論》作畫用朽,古人有用有不用,大都工致為圖用之,點簇寫意可不用朽,今人每以不施朽筆為能事,亦無謂也。畫之妍丑,豈在朽不朽乎?
6.
氣味。若有若無之氣味。
1.出自《呂氏春秋·孟冬》其味咸,其臭朽。
1.急雨;暴雨。
1.猶駛卒。
1.奇異,怪異。
1.洶涌的波浪。
1.水蕩涌貌。
1.水疾流貌。
2.傳說中的神名。
1.水涌出貌。
1.甘露。
1.即菱角。又名芰。
1.蕨苗。俗名蕨菜。
1.指蕨芽。因其端卷曲如拳,故名。
1.指蕨芽。其端卷曲,紫色而肥,狀如小兒之手,故名。
1.蕨與薇。均為山菜,每聯用之以指代野蔬。
1.亦作"鴃舌"。
2.伯勞弄舌啼聒。比喻語言難懂。
1.猶嘻嘻。笑聲。
1.談笑。
①引發人笑的話或舉動說相聲要多擺噱頭。②方言。指花招專擺噱頭欺騙人。
1.大笑。
1.謂禿筆。
1.謂門內。亦指內室。
1.拘守于已有的規章制度。
1.尖頭小船。
1.亦作"橜痿"。
2.痿蹶;痿頓。
1.亦作"橛株駒"。
2.樹樁。
短木樁。
1.古代士朝服的蔽膝。因用爵韋制成﹐故名。
1.古代禮冠的一種﹐次冕一等。爵﹐通"雀"。
2.葍的別名。
1.雀形的發釵。爵﹐通"雀"。
1.爵位的等級。
1.爵位的等級。
1.即卷耳。
1.爵位及其相應服飾。
1.爵位的名號。
2.指加封爵號。
1.爵位和賞金。
1.雛雀。爵﹐通"雀"。
1.書有官爵和鄉里的名片。
1.即爵位。
1.捕雀的網。爵﹐通"雀"。
1.古代兩種角斗性質的雜耍。泛指玩賞之物。爵﹐通"雀"。
1.爵位的名稱。
1.封爵受職。
1.爵祿和賞賜。
歐洲君主國最低的封號,不世襲,不在貴族之內。
一種舞曲性質的音樂。20世紀初形成于美國新奧爾良。主要來源于被販賣到美國淪為奴隸的西非黑人的勞動歌曲和靈歌、怨曲等。最初由五至十余人不等的小樂隊即興演奏,以強烈的切分音貫串全曲。20年代起流傳至美國各地。在樂器配合上,通常以小號、長號、薩克斯管、單簧管、小提琴等奏旋律,以鋼琴、低音提琴、吉他、鼓等作為節奏性的伴奏樂器。
1.古代船上的瞭望室。爵﹐通"雀"。
1.爵位和謚號。
1.即銅雀臺。爵﹐通"雀"。
1.凝聚在植物枝葉上的一種露珠。古人認為是陰陽二氣不順所成﹐可致人疾病。與甘露不同。爵﹐通"雀"。
1.官爵和封地。
2.指接受官爵和封地。
1.赤黑色的韋。爵﹐通"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