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吵;亂說話;喧擾。
2.
見“咻咻”,擬聲詞。①形容喘氣的聲音。②形容某些動物的叫聲。
1.
喧嚷;擾亂。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2.出自《唐貴梅傳》親黨咻曰:“生既以不孝訟……何以慟哭為?”
3.出自《贈葉蒼巖序》梏子之性,咻子之聽,而教以從眾之悅目歟?
2.
謂調唆。
1.出自《能改齋漫錄·記事一》久之,乙既有室,不令。日咻其夫使叛其兄,乙牽于愛而聽之。
3.
噓氣;喘氣。參見“咻咻”、“咻氣”。
1.出自《江上值雪效歐陽體》詩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擊千夫馳。
2.出自《聊齋志異·連瑣》氣咻咻然,細於屬絲。
3.出自《寒夜》他睜大兩只眼睛瞪著她,半晌才氣咻咻地吐出一句話。
4.出自《愛情》她閉起眼皮,嘴唇微微張開,輕輕地咻氣。
4.
悲戚貌。參見“咻咻”。
1.出自《紅樓夢》北堂有萱兮,何以忘憂?無以解憂兮,我心咻咻!
5.
象聲詞。參見“咻咻”。
1.出自《仔狗》咬的時候,口里還咻咻地叫。
2.出自《在田野上,前進!》他那大白馬就從草料槽子后面伸出了腦袋,對著他咻咻地叫起來了。
3.出自《法西斯細菌》最初是發炮的聲音,接著是咻咻的炮彈擦過空氣的音響。
4.出自《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咻咻的幾顆炮彈就重重地擊落前沿,爆炸了。
1.《論語·述而》"飲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肱,胳膊◇因以"枕肱"﹑"枕曲肱"形容隨遇而適,安貧樂道。
1.頭顱骨的后部分。
1.猶言尸骸枕藉。
1.中間可以藏物的枕頭。
2.謂珍藏。
1.睡時印在臉上的枕頭花紋。
1.指珍藏的寶書秘籍。
1.臨河。
2.指臨銀河。
1.即枕函花。
1.一種能置于枕匣中的小種雞。
1.臥病。
1.見"貞烈"。
1.亦作"貞列"。亦作"貞栗"。
2.謂剛正有志節。常用以贊美守節不辱的剛強女子。
1.佛教語。指佛入滅之處。傳說佛于娑羅雙樹間入滅時,樹一時開花,林色變白,如鶴之群棲。貞,喻白色。
1.謂卜問不吉,其事難行。吝,通"遴"。
2.指幸竿禍患或善和惡等世事。
1.純美。
1.謂遁世歸真。
1.純正美好。亦指純正美好之人。
1.吉利的夢。
1.見"貞珉"。
1.亦作"貞?"。
2.石刻碑銘的美稱。
1.清廉儉約而又勤敏于事。
2.心志專一而又聰敏好學。
1.清白的名聲。
1.謂日月能固守其運行規律而常明。
2.指日月或日月之光輝。
3.堅貞清白的節操。
4.指堅貞賢明。
5.堅致透明。 6.純正。
1.指碑文。
1.對皇帝儀容的敬稱。
1.端莊靜默。謂不茍言笑。
1.舊時用于敬稱守節的母親。
1.經冬不凋的樹木。
2.特指女貞樹。
1.淳正嚴肅。
1.唐名妓。
2.從一而終﹑夫死不再嫁的婦女。
1.指雎鳩。水鳥名,即魚鷹。據說雌雄有固定的配偶,古人稱為貞鳥。
1.端莊凝重。
1.貞潔的婦女。
2.指修道院的修女。
3.石名。
1.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載子胥至吳,乞食于溧陽女子。子胥已餐而去,又謂女子曰"掩夫人之壺漿,無令其露。"女子嘆曰"妾獨與母居三十年,自守貞明,不愿從適,何宜饋飯而與丈夫?越虧禮義,妾不忍也。子行矣!"子胥行,反顧女子,已自投于瀨水◇遂稱溧陽瀨水為貞女江。
1.峽名。在廣東省連縣南。峽西高巖名貞女山。因巖下有石相傳為女子所化而得名。自來詠貞女化石事指此。
1.古琴曲名。
1.猶忠魂。
1.退隱;隱居。
1.長青而茂盛。
1.政治清明的時代。
2.猶貞節。
3.準時。
1.猶正氣。
1.堅硬的器物。喻有大用的材器。
1.指官鑄的錢幣。
1.忠貞勤勉。
1.堅貞高潔。
1.貞潔的情懷。
1.堅貞不渝的志趣。
1.真詮。
1.堅貞誠信。
1.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