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泄”。
2.
漏;泄漏。
1.出自《禮記·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2.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臣與聞命矣,言若洩,臣不獲死。
3.出自《毛穎傳》又善隨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雖見廢棄,終默不洩。
4.出自《醋葫蘆》復使擅洩機關,又且因之覓利,言稱夢中將來送與閻羅天子。
3.
排泄;傾瀉。
1.出自《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洩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劍三枚。
2.出自《宋史·蘇軾傳》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洩,城將敗。
3.出自《能改齋漫錄·事實一》劉刪詩亦用此事,故云:“危梁耿大壑,瀑布洩中天。”
4.
減少。
1.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
5.
發泄。
1.出自《越絕書·德序外傳記》吳王將殺子胥,使馮同征之。胥見馮同,知為吳王來也。洩言曰:“王不親輔弼之臣,而親眾豕之言,是吾命短也。高置吾頭,必見越人入吳也?!?/p>
6.
散,發散;排除。
1.出自《管子·山至數》故善為天下者,謹守重流,而天下不吾洩矣。
2.出自《長相思》詩長相思,好春節,夢里恒啼悲不洩。
3.出自《濟南紀政·楊化記》今大郊議抵,汝冤洩矣。
7.
停歇。
1.出自《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踠跡回唐,畜怒未泄。
8.
方言。瀑布。
1.出自《水經注·漸江水》凡有五泄……此是瀑布,土人號為洩也。
9.
姓。春秋鄭有洩氏。見《左傳·僖公七年》。
1.艱難阻塞。
1.猶害苦。
1.困迫;困難。
1.遭厄運的年歲。
1.困頓屈抑。
1.困苦艱難。參見"戹屯歌"。
1.東漢趙岐數貶議唐玹,玹為京兆尹,岐懼禍及,逃難四方,作《戹屯歌》以述備嘗艱難困苦之況。
1.動搖不定貌。
1.狹窄﹑險要。
1.困厄抑制。
1.困厄危急。
1.陷阱。喻困厄的境地。
1.危厄困窮。
1.狹窄簡陋。
2.引申為卑下。
1.狹隘偏執。
2.狹小偏斜。
1.狹窄曲折。
1.險要之地﹔險阻要塞。
1.矮小狹窄的居室。
1.狹小的閭巷。
1.亦作"呝呝"。
2.象聲詞。笑聲。
由于膈肌痙攣,急促吸氣后,聲門突然關閉,發出聲音。通稱打嗝兒。
1.象聲詞。禽鳥啼聲。
1.亦作"呝嚱"。
2.嘆詞。嘆息聲。
1.象聲詞。
1.險要,險阻。
1.手鐲。
1.卡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部位。
1.比喻據守險要之地。
1.控制。
1.氣逆于喉。
2.自縊。
3.喻控制要害部位。
1.掐其喉而擊其背。喻控制要害,前后夾擊。
1.陰謀殺害。
1.要塞。
①掐住脖子弄死。②比喻壓制、摧殘使不能存在或發展~新生事物。
把守(險要的地方)。
掐住脖子弄死。
1.見"扼腕"。
〈書〉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奮、惋惜等情緒~嘆息。
1.控制要害。
抑制;控制~心里的怒火ㄧ~通往內河的航道。
1.見"扼腕"。
1.見"阸僻"。
1.嫖妓放蕩。
1.謂困厄層見迭出。
1.舊指男子到妓院玩弄妓女。
1.艱難﹐災難。
1.舊指到妓院玩弄妓女的男子。
1.災難﹔困厄。
2.遭受艱難困苦。
1.仄陋狹小。
1.困厄窮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