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之一,通常由葉片和葉柄組成。通稱葉子。
2.
名詞
像葉子的東西。
3.
舊同“頁”。
4.
名詞
較長歷史時期的分段。
5.
名詞
(Yè)姓。
1.
植物營養(yǎng)器官之一。斜生于枝莖之上,以司同化、呼吸、蒸發(fā)等作用。一般分為葉片、葉柄、托葉三部分。
1.出自《詩·小雅·苕之華》苕之華,其葉青青。
2.出自《鹖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太山。
2.
指花瓣。
1.出自《艷歌行》蓮舒千葉氣,燈吐百枝光。
2.出自《題百葉桃花》詩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
3.出自又如:千葉蓮;百葉桃。
3.
特指桑葉。
1.出自《過野人家有感》詩隔籬犬吠窺人過,滿箔蠶饑待葉歸。
4.
衣幅。
1.出自《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三衣裁制,部執(zhí)不同,或緣有寬狹,或葉有小大。
2.出自《效李義山絕句》春衣四葉妃傳樣,驕馬三花御剪??。
5.
像葉子那樣輕薄的東西。
1.出自《劉賓客嘉話錄》王右軍孫智永禪師……人來覓書兼請題頭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之鐵門限。
6.
書頁。
1.出自《嘉友人再面》詩靜坐將茶試,閑書把葉翻。
2.出自《野獲編·著述·國學(xué)刻書》至如遼金諸史,俱有缺文,動至數(shù)葉。
3.出自《書信集·致許壽裳》然執(zhí)筆必在十時以后,所馀尚二百馀葉。
7.
世。代。
1.出自《詩·商頌·長發(fā)》昔在中葉,有震有業(yè)。
2.出自《后漢書·郭躬傳》三葉皆為司隸,時稱其盛。
3.出自《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樂》祀事孔明,祚流萬葉。
4.出自《日知錄·方音》而《宋書》謂高祖雖累葉江南,楚言未變,雅道風(fēng)流無聞焉。
8.
量詞。輕薄物體的計量單位。
1.出自《齊民要術(shù)·羹臛法》作鴨臛法:用小鴨六頭,羊肉二斤……橘皮三葉。
2.出自《湘中酬張十一功曹》詩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
3.出自《老殘游記》慧生道:“姑且將我們的帆落幾葉下來,不必追上那船,看他是如何舉動。”
9.
世。時期。
1.出自《上林賦》恐后葉靡麗,遂往而不返。
2.出自《文史通義·古文十弊》明中葉后,門戶朋黨,聲氣相激。
1.來相教益。
2.對他人來信的敬稱。多用于書面。
1.佛教語。猶來世。
1.現(xiàn)今,現(xiàn)世。
1.本指古代諸侯在秋天前來朝見帝王。《周禮.春官.大宗伯》"秋見曰覲"唐賈公彥疏"秋﹐西方六服﹐當(dāng)覲之歲﹐盡來覲。"后亦泛指臣子朝見國君。
1.唐來瑱的綽號。因其英勇無比,故稱。
1.唐來俊臣的省稱。
1.見"來貺"。
1.亦作"來況"。
2.有所賜益。
3.對友人來信或贈詩的敬稱。
1.后代子孫。
1.以來。
2.由來。
1.方言。在。
2.方言。著。表示命令語氣。
1.來臨。
1.舊時堪輿家以山勢為龍,稱其起伏綿亙的姿態(tài)為龍脈。來龍,指龍脈的來源。
2.泛指事物的來源。
1.見"來牟"。
1.隋煬帝對侍兒韓俊娥的親昵戲謔之稱。
1.對人來信的敬稱。
2.敬辭。指來人傳達的要求。
1.亦作"來黣"。
2.古時大小麥的統(tǒng)稱。
1.《后漢書.廉范傳》"成都民物豐盛,邑宇逼側(cè),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zāi),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范乃毀削先令,但嚴(yán)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叔度,廉范字◇遂以"來暮"為稱頌地方官德政之辭。
1.唐時驃國樂曲名。又名"斗羊勝"。
1.歸寧。謂女子回娘家省親。
1.猶來勢。
2.方言。氣派。
3.方言。身分。
1.指唐來俊臣。
1.晉王羲之《與蜀郡守朱書帖》的別稱。因其首有"青李來禽",故名。
1.指將來的情況。
2.情由。
1.來去的情由與意向。
1.明年秋天。
2.即將到來的秋天,即今秋。
1.形容為人光明磊落。
1.來年。
1.方言。能干。
1.指鄉(xiāng)村小茶館。因其爐火不常燃,有客來時,才扇起爐火煮水泡茶,故稱。
1.回歸而有所定止。表示安定而集中。
1.謂負(fù)有使命而前來。
2.派來的使者。
3.泛指來人。
1.對他人來信的敬稱。
1.猶言解鈴還是系鈴人。謂誰惹起的是非,還得由誰來了結(jié)。
1.猶言來人。
2.介紹來的人。
1.《詩.小雅.采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又《出車》"今我來思,雨雪載涂。"朱熹集傳"《采薇》之所謂來,戍畢時也。此詩之所謂來,歸而在道時也。"高亨注"思,語氣詞。"后以"來思"表示回來﹑歸來的意思。
1.來年;后世。
1.后世;后代。
1.謂因其來而于困苦中獲得蘇息。語本《書.仲虺之誥》"攸徂之民,室室相慶曰'徯予后,后來其蘇!'"孔傳"湯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來,其可蘇息。'"
2.草名。白?的別稱。
3.[英lysol]藥名。為含有50%煤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毒。用做消毒劑。
1.來年。
1.玄孫之子,從自身算起的第六代。亦泛指遠(yuǎn)孫。《爾雅.釋親》"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郝懿行義疏"來之言離也,離亦遠(yuǎn)也。"
1.唐代酷吏來俊臣﹑索元禮的并稱。
1.弓張弦時弓臂內(nèi)向的體勢。
2.指子孫。
1.謂朝見天子。
1.猶來朝。謂朝覲天子。
1.猶言來朝。
1.謂突然而來。語本《易.離》"突如其來如。"
1.指古代諸侯定期朝覲天子。
1.來來去去。形容往來頻繁。
1.未來的事。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