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北方官話)把木楔、釘子等用錘子等工具敲打到別的物體里面去。
1.
用上平下銳的木塊插入木榫縫中,以起固定作用。
1.出自《意林》夫君政陵遲,如乘敝車,若能求巧工使葺理之,折則接之,緩則揳之,可復新矣。
2.
今泛稱把楔子、釘子等捶入物體。
1.出自《大刀記》打得質量好的土墻,在墻干之后,要往墻上揳釘子,比往木頭上揳個釘子花費的力氣要大得多。
3.
比喻像楔子一樣插入。
1.出自《火光照紅海洋》它是一處揳入大金門島側后方的陣地。
4.
楔形的東西。
1.出自《珍珠船》雷州每大雷雨……又於霹靂處得揳,如斧,謂之霹靂絜。
2.出自《雷異》詩其父趨而視,揳石一何毒!五臟毛骨血,不知歸何孰。
1.象聲詞。
1.篤實美善。
1.謂感情深厚﹐十分親密。
1.誠篤而敏銳。
1.謂徘徊。
1.淳厚和睦。
1.亦作"篤?"。亦作"篤傉"。亦作"篤祿"。
2.香木名。樹如杉檜﹐羽狀復葉﹐夏日開小花﹐圓錐花序﹐切破其莖﹐則樹脂流出﹐香氣濃郁﹐名篤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藥用。
1.見"篤耨"。
1.非常貧窮。
1.十分殷切。
1.篤愛親屬。
1.極度勤勉。
1.忠實厚道的人。
1.篤實而仁厚。
1.十分深厚。
1.厚重謹慎。
1.謂生而得天獨厚。
1.非凡的圣明。
①忠誠老實~敦厚。②實在學問~。
1.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上中農。
1.富足而有余裕。
1.富足安逸。
自然資源,如森林、礦產等。
1.富庶繁盛。謂地富寶藏,煙煴之氣上達于天。
1.即富弼。宋時名相。曾封鄭國公,故稱。
1.財貨充足。
1.富足而有秩序。
2.用浪費的辦法來治理。謂尚奢侈。
1.指肥沃的田地。
1.富庶眾多。
1.謂錢財多而權勢大。
1.大量的錢財。
1.極有財產﹑勢力的人。《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晉桓﹑莊之族逼,獻公患之。士蔿曰'去富子,則群公子可謀也已。'"杜預注"富子,二族之富強者。"一說富為氏族之稱,富子為人名。楊伯峻注"富子,為桓莊之族中多智術能為謀畫者。彝器有富子豲,方浚益《綴遺齋彝器考釋》卷二十五引此文,又引昭二十六年《傳》鄭之富子,謂富為氏族之稱,是也。但豲則不知何國器。"按,"昭二十六年傳"系"昭十六年傳"之誤。
豐富充足過著~的日子。
1.擁有大量資財的家族;富家。
1.宮名。
1.蝗類的總名。一說,蝗子。
1.寫詩用的筆。
1.征收財物。
1.給予。特指天賦的權利。
1.稟賦。自然具有的資質。
1.亦作"賦材"。
2.天賦,才能。
1.見"賦才"。
1.著色。
1.凡摘取古人成句為詩題,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如南朝梁元帝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科舉時代的試帖詩,因試題多取成句,故題前均有"賦得"二字。亦應用于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遂將"賦得"視為一種詩體。即景賦詩者也往往以"賦得"為題。
1.賦稅。調為古代稅收的一種。
1.賦稅的數額。
1.天賦;資質。
1.漢賈誼《鵩鳥賦》序"誼為長沙王傅。三年,有鵩鳥飛入誼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鳥也。誼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后遂用"賦鵩"指仕途失意。
1.指漢代賈誼。泛指仕途失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