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碎片;碎末。
2.
形容詞
細碎;微小。
3.
動詞
重視;顧及;認為值得(常跟“不”連用,構成否定式)。
1.
碎末。
1.出自《儀禮·既夕禮》甕三:酰、醢、屑,冪用疏布。
2.出自《論衡·書解》蕞殘滿車,不成為道;玉屑滿篋,不成為寶。
3.出自《晉書·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
4.出自《創業史》有萬干勁十足地揮舞著斧頭,把帶著銀灰色樹皮的楊木椽,砍成一般長,碎木屑到處四濺。
2.
研成碎末。
1.出自《禮記·內則》屑桂與姜,以灑諸上而鹽之。
2.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下·真臘》客至,屑檳榔、龍腦、香蛤以進。
3.出自《生查子》詞學寫貝多經,自屑泥金粉。
3.
瑣碎眾多。
1.出自《書·多方》大淫圖天之命,屑有辭。
2.出自《荀子·儒效》今有人於此,屑然藏千溢之寶,雖行貣而食,人謂之富矣。
3.出自《覽古》詩情擾萬機屑,位驕四海尊。
4.
輕忽;輕易。參見“屑播”。
1.出自《書·多方》爾乃屑播天命。
5.
常與“不”連用,表示輕視。
1.出自《詩·鄘風·君子偕老》鬒發如云,不屑髢也。
2.出自《后漢書·張衡傳》於心有猜,則簋飧饌哺,猶不屑餐,旌瞀以之。
3.出自《題桐廬二孫先生墓后》若桐廬二孫公兄弟,盤峰公之抗志不污,求心公之不屑仕進,何其凜然可高也哉!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赫赫神祇,豈屑與講學家爭是非。
5.出自《四世同堂》他都不會,也不屑于去學。
6.
顧惜;介意。
1.出自《詩·邶風·谷風》宴爾新昏,不我屑以。
2.出自《后漢書·馬廖傳》盡心納忠,不屑毀譽。
3.出自《七里瀨》詩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4.出自《顏氏家訓·勉學》至見服虔、張揖音義則貴之,得《通俗》、《廣雅》而不屑。
5.出自《祭楊憑詹事文》翱翔自得,誰屑群猜?
7.
敬。
1.出自《隸釋·漢史晨饗孔廟后碑》既至升堂,屏氣拜手,祗肅屑??,仿佛若在。
8.
急迫劬勞貌。參見“屑屑”。
1.出自《左傳·昭公五年》禮之本末將於此乎在,而屑屑焉習儀以亟。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無時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為天下,厚劉氏也。
3.出自《曉將別》詩屑屑命僮御,晨裝儼已齊。
4.出自《聊齋志異·武孝廉》一日,石失印綬,合署沸騰,屑屑還往,無所為計。
9.
倏忽;迅疾。
1.出自《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超兮西征,屑兮不見。??淫敞??,寂兮無音。
1.謂夜以繼日。
1.猶言窮忙。多用于自謙之詞。
1.困窮恥辱。
1.貧窮衰弱。亦指貧窮衰弱的人。
1.窮困。
2.窮屈不通。
1.傳說中古帝少皞氏所居處。
2.傳說中的巨桑。
1.指少皞氏。
1.荒涼的沙漠。
1.深山。
2.荒山。參見"窮山惡水"。
1.窮山﹐荒山;惡水﹐湍急的河流。形容自然條件很差的地方。
1.謂遍搜山林川澤。
1.荒山和僻地。泛指荒涼偏僻的地方。
1.猶窮泉﹐九泉。
1.方言。意謂窮人擺闊。
1.猶言窮泰極侈。
1.猶言窮泰極侈。
1.猶窮達。
1.終身。
2.謂使己困窘。
3.窮漢。參見"窮身潑命"。
1.猶言窮漢苦命。
1.極深。
2.謂深入偏僻之地。
1.窮究事物之神妙。
2.用盡精神。
3.即窮鬼。
1.見"窮神知化"。
1.謂窮究事物之神妙﹐了解事物之變化。
1.徹底審問。
1.謂盡其生年;終生。
2.平生。
3.貧民;窮人。
4.傳統戲曲腳色行當﹐小生的一種。大都扮演不第的寒酸文人。如京劇《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昆劇《評雪辨蹤》中的呂蒙正等。表演上特別著重做功﹐以表現人物酸腐潦倒之狀。
1.猶盡知。
1.貧困之士;寒士。
1.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子胥(伍子胥)既渡﹐漁父乃視之﹐有其饑色﹐乃謂曰'子俟我此樹下﹐為子取餉。'漁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潛身于深葦之中。有頃﹐父來﹐持麥飯鮑魚羹盎漿。求之樹下﹐不見﹐因歌而呼之曰'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蘆中而應。"后因稱蘆葦為"窮士蘆"。
1.舊貨市場。
1.困守。
1.猶言困獸猶斗。逼得走投無路的老鼠也會咬貓。喻人被迫過甚﹐雖力不敵﹐亦必反抗。
1.多說多話。
1.極北之地。泛指北方。
1.費盡心思﹐用盡精力。
1.極言用盡心思。
1.舊時對貧窮﹑卑微者的蔑稱。
1.香名。
1.極力搜尋。
1.廣泛地搜羅采集。
1.荒遠的草澤。
1.猶世俗。指百姓。
1.清貧;貧寒。
1.貧寒而迂拘。舊時用以稱窮書生。
1.貧寒而迂腐。
2.指貧寒迂腐的讀書人。
1.猶終年。一年到頭。
1.猶言窮年累世。
1.苦心思索。
1.困厄和顯達。
1.形容極端奢侈﹐盡情享受。
1.極力研求;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