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金屬元素,符號Sn,原子序數50。銀白色,質軟,在空氣中不易起變化??捎脕碇坪辖鸹蚝附咏饘俚?。
2.
名詞
(Xī)姓。
3.
動詞
〈書〉賜給。
4.
詳見“錫伯族”: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自治區。
1.
金屬元素。符號Sn。銀白色,富有延展性,在空氣中不易起變化。
1.出自《周禮·考工記·辀人》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
2.出自《文心雕龍·比興》故金錫以喻明德,圭璋以譬秀民。
3.出自《天工開物·五金》凡錫,中國偏出西南郡邑,東北寡生。古書名錫為“賀”者,以臨賀郡產錫最盛而得名也。
2.
指錫杖。
1.出自《高僧傳·忘身·釋僧群》忽有一折翅鴨舒翼當梁,頭就唼群。群欲舉錫撥之。
2.出自《酬劉書記見贈》詩禪者行擔錫,樵師語隔坡。
3.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病起往訪,則寺中無是二僧,或曰……已飛錫他往云。
4.出自《本事詩》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錫歸來悔晤卿。
3.
賜予。
1.出自《詩·大雅·崧高》既成藐藐,王錫申伯:四牡????,鉤膺濯濯。
2.出自《過張王行廟》詩善人錫之福,奸偽亦擊汝。
3.出自《霞外捃屑·掌故·尹侍御奏折》隆天厚地之恩,已非該臣生生世世所能報,何必錫之鞶帶,令其復列冠裳!
4.出自《斷斷集·屈原時代》以上以家為計,與弓矢土田貝物等同錫的“臣”,不是奴隸是什么呢?
4.
賜予恩寵或財物。
1.出自《漢書·武帝紀》三適謂之有功,乃加九錫。
2.出自《息國夫人墓志銘》昔在貞元,有錫自天。
5.
指江蘇無錫的錫山。
1.出自《贈惠山醫僧東山》詩九峰聚錫麓,一水回梁溪。
6.
通“緆”。細布。
1.出自《儀禮·燕禮》冪用绤若錫。
2.出自《儀禮·喪服》傳曰:錫者,何也?麻之有錫者也。錫者十五升,抽其半,無事其縷,有事其布,曰錫。
3.出自《淮南子·修務訓》衣阿錫,曳齊紈。
4.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於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舒縞。
7.
介詞。與,對。
1.出自《書·堯典》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p>
8.
姓。東漢有錫光。見《后漢書·岑彭傳》。
9.
指貢給。
1.出自《書·禹貢》九江納錫大龜。
2.出自《履齋示兒編·總說·字訓辨》《書》曰“敷錫”,又曰“不畀”;《詩》“賚”:予也,皆上與下之謂也……“納錫大龜”,此又古者下予上亦可謂之錫也。
10.
用作無錫市的簡稱。如:蘇、錫、常三市是蘇南的明星城市。
1.剁肉切菜等用的案板。
1.命理用語,指刀傷的兇煞。殺,通"煞",兇神。
1.《晉書.王浚傳》"浚夜夢懸三刀于臥屋梁上,須臾又益一刀,浚驚覺,意甚惡之。主簿李毅再拜賀曰'三刀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臨益州乎?'及賊張弘殺益州刺史皇甫晏,果遷浚為益州刺史。"后因以刀州為益州的別稱。
1.謂入蜀任職。典出《晉書.王浚傳》。刀州指益州,益州為蜀地。
1.見"刀砧"。
1.喻微末的小利。
1.小刀。
1.即刀靶。
1.秤的一種。靈敏準確,用鐵或鋼做成,安裝在秤桿上的構件呈刀刃狀,故名。
1.喻言語尖利而心地柔和。
刀和砧板。比喻宰割者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1.猶虎口余生。
1.見"刀室"。
1.忝居。廁身其間的謙詞。
1.謙稱自己年紀較大或輩分較高。
1.猶忝任。謂自己的才能與所任之職不相配。
1.忝受;承受。
1.謂貪婪而荒于政務。
1.見"叨蹬"。
1.亦作"叨登"。
2.嚕嗦;找麻煩。
1.及第的謙詞。
1.嘮叨;小聲絮叨。
1.形容聲音高而宏亮。
受到對方好處表示謝意時用的客套話。
1.貪婪卑鄙。
1.猶忝居。
1.謂占居不應有的職位。多用作自謙之詞。
1.平庸的人。
2.世間常人。
3.普通品種。
1.各種器物。
2.指平庸的人。
1.平凡輕賤。
1.凡人的情感欲望。
1.非盜賊而因其他罪被拘禁的人。
①平常的人~瑣事。②指塵世的人(區別于‘神仙 ’)。
1.將帥及卒眾所乘之兵車。
1.見"凡?"。
1.平庸懦弱。
1.佛教語。謂未證道的僧人,對證道的圣僧而言。
1.宗子以外,凡嫡庶之殤皆謂之"凡殤"。
1.凡人之身;血肉之驅。
1.平常人的見識。亦指見識平常的人。
1.平庸的人。
石蠟和重油的混合物,半透明,半固態,淡黃色,精煉后成純白色。醫藥上用來制油膏,工業上用做防銹劑和潤滑劑。也叫礦脂。[英vaseline]
1.人世間。
不論什么事情~多跟群眾商量總有好處。
1.謂做任何事情,事先謀慮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要失敗。
總括某個范圍內的一切~新生的事物總是在同舊事物的斗爭中成長起來的。
1.指五音的起首之音。《管子.地員》"凡將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開以合九九。"尹知章注"凡首,謂音之總先也。"一說為風調,見章炳麟《管子馀義》。
1.平民;平常人。
1.猶總數。
平凡庸俗;平常不同~ㄧ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