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鴨子。
2.
名詞
野鴨。
1.
家鴨。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2.出自《后漢書·馬援傳》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
3.出自《自白土村入北寺》詩夕陽人不見,雞鶩自成群。
2.
晉以后亦指野鴨。
1.出自《禽經》水鶩澤則群,擾則逐。
2.出自《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出自《淮河晚眺》詩柳岸沙明對夕暉,長天淮水鶩爭飛。
3.
通“騖”。疾馳。參見“鶩行”。
1.出自《南齊書·文學傳論》少卿離辭,五言才骨,難與爭鶩。
2.出自《夏仲自正覺寺游佛峪遂登龍洞山絕頂》詩申旦鶩輕騎,勝游輕繁暑。
3.出自《淮南子·主術訓》猿得木而捷,魚得水而鶩。
4.
引申為追求。
1.出自《茶馀客話》蓋一時延賞虛聲及閥閱子弟之鶩名者,亦不無濫舉云。
2.出自《今津紀游》我們人類好像都有種鶩遠性,當代的天才,每每要遭世人白眼。
1.住宿。
1.舊時窯工吃飯﹑休息時用的土臺。
1.猶歇腳。休息。
1.晩上休息。
1.衰退消失。
1.仔細考核。
1.即硯匣。
1.研究并闡述。
1.深思;反復思考。
1.猶研求。
1.研究探索。
1.見"研精覃思"。
1.指硯。以田喻硯,把讀寫看作耕作。
1.藏硯臺的器具。
1.硯的別稱。
1.亦作"研耫"。
2.研習玩味。
1.猶研幾。
1.研究玩味;仔細體味。
1.仔細詢問;盤問。
2.特指審訊。
1.探究事理。
1.研究學習。
1.硯臺與坐席。亦借指學習。
1.研究審察。
1.精細和粗疏。
1.仔細校勘。
1.專心;潛心。
1.研究探索。
1.仔細詢問;盤問。
1.仔細審訊。
1.碾壓;碾磨。
1.揚揚自得貌。
1.妍麗,華美。
1.研究學習。
1.研究深奧的道理。
1.猶摩云。高聳入云。
1.猶鉆研。
1.研究精深。
1.見"研玩"。
1.研石山的池沼。春秋時吳王夫差筑館娃宮于研石山以館西施,遺址在今江蘇省吳縣靈巖山。
1.猶研究。
1.研究琢磨。
1.研究綜括。
1.猶鉆研。
1.牽纏蔓延,綿綿不斷。
挑選提拔鹽將帥|鹽而用之。
1.方言。食鹽。
1.指虞坂。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中條山。傳說伯樂逢騏驥困鹽車于此。
1.曬鹽用的工具。
1.成包的鹽。
1.蝙蝠的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