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曲折;彎曲。
2.
副詞
文言副詞,宛然,仿佛。
3.
名詞
(Wǎn)姓。
1.
曲折,彎曲。
1.出自《莊子·知北游》紛乎宛乎,魂魄將往。
2.出自《長安送友人游湖南》詩楚南饒風煙,湘岸苦縈宛。
3.出自《周禮·考工記·弓人》引之中參,維角?之,欲宛而無負弦。
2.
委曲順從。參見“宛如”、“宛然”。
1.出自《說文·人部》宛如左僻。
2.出自《詩·魏風·葛屨》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3.
微小貌。
1.出自《詩·小雅·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
2.出自《浣溪沙》詞天碧羅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風如舞透香肌。
4.
猶仿佛。
1.出自《詩·秦風·蒹葭》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2.出自《南柯太守傳》生上車,行可數里,復出大城,宛是昔年東來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舊。
3.出自《池北偶談·談異六·放生池》范一日至院中,堂宇宛與夢中相似。
5.
量詞。
1.出自《東京夢華錄·天曉諸人入市》其賣麥面,秤作一布袋,謂之“一宛”;或三五秤作一宛。用太平車或驢馬馱之,從城外守門入城貨賣。
6.
通“苑”。死貌;枯萎貌。一說,猶假如。參閱劉淇《助字辨略》卷三。
1.出自《詩·唐風·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屢;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2.出自《笙賦》棗下纂纂,朱實離離。宛其落矣,化為枯枝。
3.出自《南史·徐勉傳》古往今來,豪富繼踵,高門甲第,連闥洞房,宛其死矣,定是誰室?
4.出自《觚剩·酒兵》百年幾遇月中秋,宛其死矣空悲咽。
7.
姓。春秋有宛春。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1.出自《廣韻?阮韻》宛,姓。
8.
指使彎曲。
1.出自《西京雜記》宛修頸而顧步,啄沙磧而相歡。
9.
謂清楚地。又為果然。
1.出自《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張乙﹞夢見一美色婦人衣服華麗,自來薦枕,夢中納之。及至醒來,此婦宛在身邊。
10.
通“苑”。苑囿。參見“粵宛”。
1.出自《管子·五行》然則天為粵宛,草木養長,五谷蕃實秀大,六畜犧牲具,民足財,國極富,上下親,諸侯和。
砍頭懸掛示眾fe76*b031W髀遙敗,其徒二十人皆梟首、車裂殉,滅其宗。
1.斬首懸示于眾。
1.驍勇的首領。
1.舊指走私販鹽的不法之徒。
1.經冬不落的桃子。桃子干后懸掛樹上,如梟首之狀,故名。
1.殲滅。
1.猶暴徒。
1.兇惡狡猾。亦指兇惡狡猾的人。
1.見"梟懸"。
1.象聲詞◆喊聲。
1.泛指惡鳥。
1.怪笑,獰笑。
1.兇心;野心。
1.比喻心惡貌善。
1.不吉的星命。
1.兇惡。
①兇橫強悍梟雄險鷙。②驍勇雄豪梟雄之才。
1.亦作"梟縣"。
2.斬首懸掛示眾。
1.亦作"梟陽"。亦作"梟楊"。
2.獸名。即狒狒。
1.見"梟羊"。
1.見"梟羊"。
1.誅戮。
1.邪惡之聲;惡逆之聲。
1.驍勇。
1.泛指鷙鳥。
1.兇悍之盜。
1.斬首;梟首。
1.如梟之張翼。形容猖狂恣肆。
1.如梟啄裂獵物。極言殘暴。
2.謂誅戮。
1.古代博戲的兩種彩名。亦代指博具。
1.梟鳥的族類。喻邪惡之輩。
1.形容女子脊背瘦削,體態優美。
1.刪改定稿。
壁山壁。山壁像削過一樣的筆直懸崖削壁|削壁千仞。
1.刮削。
2.謂侵蝕。
1.減損。
2.刻薄。
3.很薄,厚度很小。
1.亦作"削肺"。亦作"削杮"。
2.削札牘時削下的碎片。
1.古時大臣上書封事草定奏稿,成輒銷毀,以示慎密。
2.除草。
1.猶斬草除根。謂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1.刻削雕鑿。
1.窄長。
1.猶言排除。
1.撤消;革除。
2.刪掉。
3.消除。
1.見"削黜"。
1.亦作"削絀"。
2.削減封地,貶降官爵。
1.書刀。
2.泛指刮削用的刀具。
1.清除。
1.猶刪定。
1.古時削薄竹木成片,用以書寫。有誤則刮去重寫,謂之"削牘"◇用以泛稱書寫﹑撰述。
1.猶削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