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敘說,向人完全地、無保留地說出。
2.
動詞
控告。
1.
告訴;訴說。
1.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晉侯使士??為二公子筑蒲與屈,不慎,置薪焉。夷吾訴之。公使讓之。
2.出自《琶琵行》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3.出自《兒女英雄傳》姑娘,你若在店里就把那騾夫要謀我資財害我性命的話直捷了當的告訴了我,豈不省了你一番大事?
4.出自《母親》三姑太太老訴不完家里的一些慪氣的事,姨太太怎樣撒潑哪,丫頭怎樣放刁哪。
2.
控告。
1.出自《漢書·成帝紀》刑罰不中,眾冤失職,趨闕者告訴不絕。
2.出自《新唐書·王??傳》部中首領沓墨,民詣府訴。
3.
讒害;毀謗。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郤犨將新軍,且為公族大夫,以主東諸侯。取貨于宣伯,而訴公于晉侯。晉侯不見公。
2.出自《辯命論》夷叔斃淑媛之言,子輿困臧倉之訴,圣賢猶若此,而況庸庸者乎!
4.
謂辭酒。
1.出自《對梨華贈皇甫秀才》詩且戀殘陽留綺席,莫推細袖訴金卮。
2.出自《定風波》詞休訴金尊推玉臂,從醉,明朝有酒誰遣持。
3.出自《詩詞曲語詞匯釋》訴,辭酒之義。
5.
求;求助。
1.出自《家》一種渴欲訴諸正義的感情在琴的身體內發生了。
2.出自《中國史稿》各部落間利害關系有時不得不訴諸強力去解決,因為任何部落的本身習慣和傳統在這里往往是無效的。
6.
引申為分辯,申辯。
1.出自《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有囚實不殺人而被考自誣,羸困輿見,畏吏,不敢言,將去,舉頭若欲自訴。
占有一些生產資料或少量財產,一般不剝削別人(或僅有輕微剝削),主要依靠自己勞動為生的階級。包括中農、手工業者、小工商業者、自由職業者等。
1.平民百姓。《書.酒誥》"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彝酒。"孔傳"小子﹐民之子孫也。正官治事﹐下群吏教之﹐皆無常飲酒。"漢揚雄《太玄.將》"小子在淵﹐丈人播船。"范望注"小子﹐謂百姓也。"宋孫奕《履齋示兒編.經說二》"于庶邦則曰誥毖﹐于小子則曰誥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說指屬吏。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尚書說·酒誥》"聰聽祖考之遺訓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蓋謂屬吏﹐與下文'邦君御事小子'義同。文蓋言不問小職大職及其屬官﹐皆當一律聽祖考之訓也。"
2.稱宗親中男性同輩年輕者及下輩。今用以昵稱男性同輩之年輕者或晩輩。
3.學生;晩輩。
4.用為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5.舊時自稱謙詞。 6.男小孩。 7.指男性青少年﹐猶言小伙子。 8.兒子;小兒子。 9.男仆中之年輕者。 10.猶言小人﹐特指無德的人。 11.亦作"小仔"。表示輕蔑的稱呼。 1
2.周官名﹐掌祭祀。《周禮.夏官》"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鄭玄注"小子立祭祀之小事。"一說﹐指王之近臣。 1
3.少許﹐一點兒。
1.姊中之最年輕者。
1.指資歷較淺的年輕人。
1.字形較小的書本。
1.我國古代宗法制規定﹐嫡長子一系為大宗﹐其馀子孫為小宗。天子之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稱大宗;馀子對天子為小宗。諸侯之君位亦由嫡長子世襲﹐在本國為大宗;馀子對諸侯為小宗。卿﹑大夫﹑士﹑庶人皆準此。
2.小批﹐數量不大的。
1.《詩.小雅》篇名。《詩.小雅.小昮序》"小昮﹐大夫刺幽王也。"鄭玄箋"亦當為刺厲王。"朱熹集傳"大夫以王惑于邪謀﹐不能斷以從善﹐而作此詩。"后用以表達對讒言的憤慨。
1.輕額的賦稅。
2.正租以外的額外剝削。種類很多﹐各地不同。收取小租的﹐不僅有地主﹐還有地主的管事和催甲等人。
3."大租"的對稱。有永佃權的土地轉租時﹐佃戶向田底業主交的地租稱大租﹐向田面業主交的地租稱小租。
1.即小腳。
1.士兵。
2.引申為起不了大作用的人。
3.官家仆役自稱。
4.稱攀附權勢而為之效力的小人物。
1.寒微之族。
1.為工作﹑學習等的方便而組成或劃分的小集體﹑朽子。
1.高祖以下之廟。
1.奴仆在焦急時對年輕主子的一種稱呼。
2.今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埋怨﹑責備小孩頑皮時亦用之。
1.不入于五刑的罪。亦泛指小的罪行。
1.隨便坐坐;稍坐片刻。
1.亦作"小伢"。
2.方言。小孩子。
1.商代國君祭祖時稱旁系祖先為小d。
1.熟悉,精通。
1.通暢明白。
1.猶朝夕。
1.猶言不理解。
1.猶至察;苛刻。
2.明察。
1.猶曉月。
①精通;通曉曉暢軍事。②明白流暢行文曉暢流利。
1.明白通達。鬯,通"暢"。
1.猶報曉。
1.拂曉的更籌。指拂曉時刻。
1.通曉。
1.謂解答釋疑。
1.明白;知道。
1.曉得。
1.曉得。
1.猶洞曉,透徹地知道。
1.白發。
1.指清晨禮佛。
1.謂晨風輕拂,殘月在天,情景冷清。常借以抒寫離情。
2."楊柳岸曉風殘月"為宋柳永《雨霖鈴》詞中名句,后用以指代詞曲。
3.指婉約的詩詞風格。
1.告知;曉諭。
1.報曉的鼓聲。
2.指漁市報訊的鼓聲。
1.清晨的日光。
1.拂曉時的銀河。
1.明白,理解。
1.幽明。
1.巧詐。惠,通"慧"。
1.聰明,聰慧。
1.猶朝夕。
1.猶解惑。
1.報曉的雞。
1.規勸使明白。多用于下對上。
1.拂曉時漏壺中指示時刻的箭。常借指凌晨這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