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民百姓。《書.酒誥》"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彝酒。"孔傳"小子﹐民之子孫也。正官治事﹐下群吏教之﹐皆無常飲酒。"漢揚雄《太玄.將》"小子在淵﹐丈人播船。"范望注"小子﹐謂百姓也。"宋孫奕《履齋示兒編.經說二》"于庶邦則曰誥毖﹐于小子則曰誥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說指屬吏。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尚書說·酒誥》"聰聽祖考之遺訓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蓋謂屬吏﹐與下文'邦君御事小子'義同。文蓋言不問小職大職及其屬官﹐皆當一律聽祖考之訓也。"
2.稱宗親中男性同輩年輕者及下輩。今用以昵稱男性同輩之年輕者或晩輩。
3.學生;晩輩。
4.用為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5.舊時自稱謙詞。 6.男小孩。 7.指男性青少年﹐猶言小伙子。 8.兒子;小兒子。 9.男仆中之年輕者。 10.猶言小人﹐特指無德的人。 11.亦作"小仔"。表示輕蔑的稱呼。 1
2.周官名﹐掌祭祀。《周禮.夏官》"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鄭玄注"小子立祭祀之小事。"一說﹐指王之近臣。 1
3.少許﹐一點兒。
1.進獻領土。謂歸順。
敬辭,拜托這件事只好~您了。
把某些言論或事物當做準則。參看〖圭臬〗。
1.尊奉為準則和模范。
1.尊奉為最珍貴的寶物。
1.接受委任。
1.唐宋禮制﹐逢帝﹑后忌辰﹐百官列班進名拜慰天子或皇太后﹐稱"奉慰"。
2.猶慰問﹐問候。
1.敬詞。告知。
1.侍奉問候。
1.奉承而討人喜歡。
1.北洋軍閥派系之一。以奉天(府治今遼寧省沈陽市)籍張作霖為首領。奉系軍閥長期盤踞東北﹐并不斷率兵進入山海關內與其他軍閥混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后﹐控制北洋軍閥政府。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后﹐其子張學良宣布加入南京國民黨政府。奉軍被改編為東北邊防軍。
北洋軍閥派系之一。以奉天(今遼寧)籍軍閥張作霖為首領。在日本支持下,長期統治東北。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后,控制北洋政府。1928年張作霖被炸死后,所部由其子張學良統率,宣布歸順南京國民政府,奉軍被改編為東北邊防軍。
1.祭祀祖先。
2.宋代禁軍名。
1.奉行法令;奉命。
①恭敬地交付;呈獻把青春~給祖國。②奉獻出的東西;貢獻 ②她要為山區的建設做點~。
1.俸餉。奉﹐通"俸"。
2.饋贈。
遵照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ㄧ~故事(按老規矩辦事)。
1.照舊例行事。
1.猶奉行。
1.撫養。
1.宣布帝王的命令。
1.信奉道教。
1.敬問。
1.奉承遵循。
1.敬詞。迎接。
1.敬辭。猶懇求。
1.頌揚;宣揚。
1.仰慕。
侍奉和贍養(父母或其他尊親)~二老。
1.敬詞。邀請。
1.拜見。
1.猶奉巾櫛。
1.帝后死﹐由嗣皇奉死者棺木移至殯殿﹐稱奉移。
1.贈送財物。
1.尊循道義。
1.服役。
1.以收取賦稅作為俸祿的封地。奉﹐通"俸"。
比喻社會斗爭最為激烈、尖銳的地方。
1.風吹得暢快。
2.猶飛快。
3.十分鋒利。
1.瘋狂,發瘋。
1.麻風一類病癥。
1.風聲。
1.指飄浮在山間的霧氣。
1.以委婉的方式顯示,展示。
1.唐韓愈《秋懷詩》之七"有如乘風船,一縱不可纜。"后以"風纜"指飄泊的船。
1.通風的穿廊。
①水面上的風和波浪~大,船顛簸得很厲害。②比喻艱險的遭遇久經~。
1.風災和澇災。
1.猶音樂。
狂風和暴雷。比喻氣勢浩大而猛烈的沖擊力量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