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箭。
2.
動詞
〈書〉發誓。
3.
〈書〉同“屎”。
1.
亦作“笶”。
2.
古代投壺或樗蒲等游戲中用的籌。
1.出自《禮記·投壺》投壺之禮,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執壺。
2.出自《晉書·后妃傳上·胡貴嬪》帝嘗與之摴蒱,爭矢,遂傷上指。
3.
直,筆直。
1.出自《詩·小雅·大東》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4.
發誓。
1.出自《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
2.出自《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3.出自《明史·方瑛傳》父戰死,瑛發憤,矢報父仇。
4.出自《慎鸞交·久要》初心誰不矢同丘,幾人得并鴛鴦柩。
5.出自《中國同盟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有渝此盟,任眾處罰。
5.
施布;施行。
1.出自《詩·大雅·江漢》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
2.出自《舊唐書·文宗紀下》然訓注狡狡之流,制御無術,矢謀既誤,幾致顛危。
6.
陳述;陳獻。
1.出自《書·大禹謨序》皋陶矢厥謨。
2.出自《詩·大雅·卷阿》矢詩不多,維以遂歌。
7.
乖戾;乖違。
1.出自《逸周書·世俘》朝至接于商,則咸劉商王紂,執矢惡臣百人。
2.出自《太玄·戾》次五,東南射兕,西北其矢……次八,殺生相矢,中和其道。
8.
通“屎”。
1.出自《左傳·文公十八年》﹝惠伯﹞弗聽,乃入,殺而埋之馬矢之中。
2.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3.出自《新唐書·關播傳》賊遣將李克誠以精騎薄城,募者內應,縛元平馳見希烈,遺矢於地。
4.出自《彷徨·長明燈》那時你們都還是小把戲呢,單知道喝奶拉矢。
9.
通“弛”。毀壞。
1.出自《詩·大雅·皇矣》無矢我陵,我陵我阿。
10.
一種古兵器,即箭。以木或竹制成。參閱宋王觀國《學林·矢》。
1.出自《易·系辭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2.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
3.出自《〈張中丞傳〉后序》﹝南霽云﹞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
4.出自《整頓黨的作風》拿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對準靶。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
11.
引申指正直;堅貞。參見“矢言”。
1.出自《鞠賦》有似乎貞女永絕乎夫君,放臣懷國而酸悲……外容色之凋傷,實中心之永矢。
用于支持軸并承受由軸傳來的力的一種機械零件。按摩擦性質分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兩類。按所承受力的方向分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
1.卷軸上用的帶子。
也稱線對稱”。如果把一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折過來,它能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稱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成軸對稱。這條直線稱為對稱軸。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成軸對稱,那么對應點的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1.打夯時歌唱的調子之一。
1.賀壽買幛軸的禮金。
1.船舵和船頭。指代船只。
1.指火車。
1.寫在卷軸上的詩。
1.書畫軸的兩端。
2.車軸的兩端。
1.滑動軸承和軸接觸的部分,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銅﹑減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用木材﹑塑料或橡皮制成。也叫軸襯。
1.寫在軸子上的文詞。喜慶日用作慶賀。
1.關鍵。
1.輪軸。詳"輪軸"。
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集團,稱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結成侵略同盟的法西斯德、意、日三國。1936年10月,德、意簽約結盟,稱柏林羅馬軸心”。同年11月,德、日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意大利也參加這個協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三國于1940年2月又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公開的軍事同盟。
1.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結成侵略同盟的德﹑意﹑日三國。
1.軸和杼,紡織機上的兩個部件。指代紡織機。
1.安在字畫的下端便于懸掛或卷起的圓桿。亦指裝成卷軸形的帛。供書﹑畫用。
2.弦樂器上系弦的小圓桿兒。用來調節音的高低。
1.盛酒器皿。
1.臂膀。比喻親信;爪牙。
1.胳膊。比喻助手。
1.拉住胳膊。比喻牽制或留難。
1.肘關節彎處。
1.謂隨身攜帶的。指醫書或藥方。
1.晉葛洪曾撰醫書《肘后備急方》﹐簡稱《肘后方》﹐意謂卷帙不多﹐可以懸于肘后◇因借以泛指隨身攜帶的丹方。
1.《莊子.至樂》"支離叔與滑介叔觀于冥伯之丘﹐昆侖之虛﹐黃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王先謙集解"瘤作柳﹐聲轉借字。"后以"肘生柳"比喻生死﹑疾病等意外的變化。
1.縛手鐐腳。
1.肘關節部位。
1.肘關節向里凹下去的地方。
1.以肘和膝著地。謂俯伏跪拜﹐表示畏服。
1.見"肘腋之患"。
1.謂以肘前行﹐表示畏服。
1.匍匐前行﹐表示虔誠或哀戚。
1.綁著胳膊押送。
1.近在身邊的禍患。
1.胳膊肘和羽翼﹐比喻切近之地。
1.上下臂相接處彎曲的部分。
2.用作食物的豬腿上部。
1.舊俗婦女于正月燈節用裙束破帚占卜,稱為"帚姑"。
1.豪豬。
1.彗星的別稱。其尾曳光似帚,故名。
1.吳中舊俗婦女于正月燈節用裙束破帚以占事﹐謂之"箒卜"。
1.掃帚。
1.縛在驢﹑馬尾下的橫木,兩端有繩連在鞍上,其作用為防止鞍向前滑動。
1.即紂絕陰天宮。
1.道教六天宮之一。
1.謂以符咒除邪治病。參見"咒禁師"。
1.咒罵。
1.亦作"咒念"。
2.猶詛咒;咒罵。
1.亦作"咒誓"。
2.賭咒,發誓。
1.古代筮術之一。對水行咒作法,據說飲之能治病祛邪。
1.猶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