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修繕,修補,整治。
2.
動詞
謄寫;抄寫。
1.
修補;修葺。
1.出自《左傳·隱公元年》繕甲兵,具卒乘。
2.出自《十六國春秋·前趙·劉曜》六月,繕宗廟社稷,南北郊於長安。
3.出自《新唐書·張嘉貞傳》洛陽主簿王鈞者,為嘉貞繕第。
4.出自《李雙雙小傳·人比山更高》在我們山下邊,有時繕房子,白茅草要一毛多錢一斤才能買到。
5.出自柳青《創業史》他看見兩邊的草棚屋檐,垂著秋后新繕的稻草。
2.
備辦;整治。
1.出自《國語·魯語下》繕貢賦以共從者。
2.出自《新唐書·高郢傳》況用武以來十三年,傷者不救,死者不收,繕卒補乘,于今未已。
3.出自《鴟鸮說》周公居東,輯侯封,繕王旅,以障東國也。
3.
抄寫。
1.出自《后漢書·盧植傳》臣前以《周禮》諸經,發起秕謬,敢率愚淺,為之解詁,而家乏,無力供繕〔寫〕上。
2.出自《書斷?能品》學慚於博,識不及能,繕奇纘異,多所未盡。
3.出自《庸閑齋筆記·左爵相奏開船政局》謹臚舉船政事宜十條。另繕清單,恭呈御覽。
4.
通“勁”。堅勁。
1.出自《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
5.
通“膳”。參見“繕兵”。
1.出自《史記·張儀列傳》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
1.彗星的光束。
1.彗,通"慧"。齊,通"疾"。聰敏,聰明,敏捷。
1.彗星之光。比喻殺氣。
1.猶言掃日,蔽日。
1.謂如彗星掃過。多形容兵鋒迅猛,殲除無余。
1.猶摩天。謂蔽拂云天。
1.見"晦暗"。
1.見"晦暗"。
1.隱藏;隱秘。
1.隱晦不顯。
1.昏黑;灰黑。
2.指邪惡的意念。
1.懵懂;昏暗。
1.唐代節日名。在正月晦日。
1.使日色昏暗。
2.指晦日,晦節。
1.昏暗。芒,通"茫"。
1.指光線昏暗。
2.指社會黑暗,世道混亂。
3.愚昧。
1.昏暗,陰暗。
2.猶愚昧。
3.隱晦不明;凝不清。
1.昏暗。比喻政治黑暗無道。
1.見"晦蒙"。
1.亦作"晦曚"。
2.昏暗。
3.喻世道昏亂。
4.隱晦凝。
1.秘藏不露。
1.隱沒。
1.隱名。
〈書〉①夜間和白天。②昏暗和晴朗。
也作晦暝”。昏暗;陰沉雷電晦冥|天地晦暝。
1.沉默;緘默。
1.隱蔽不露。
1.謂文辭隱晦生僻。
①不吉利;倒霉真~,剛出門就遇上大雨。②指人倒霉或生病時難看的氣色滿臉~。
1.指農歷月終月不出現。
1.晦澀不暢。
1.變為昏暗之色。亦指暗色。
1.暗淡而虧缺。
1.指姓名不見于史傳的人士。
〈書〉從農歷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也指從天黑到天明。
1.夜讀。
1.隱晦與虛假。
1.謂隱伏與顯達。
1.夜晚與天明。
1.隱藏本心。
1.猶湮沒。
1.猶養晦。謂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1.昏夜;黑夜。
2.晦日之夜。
1.謂晏寢過度。
1.所存無幾。
1.晦澀不通。
1.茂密的荒草。
1.謂憑個人好惡﹐不符事實地編寫史書。
1.雜草。
1.雜草;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