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寬裕。
2.
形容詞
〈書〉(體態)柔美。
3.
見“綽號”。外號。
4.
形容詞
隱約不清。
1.
亦作“繛”。
2.
多。
1.出自《秘書省著作郎致仕曾君墓志銘》發其華,見於文。收其實,見於事。于其小,綽有聞。
3.
看;視線觸及。參見“綽見”。
1.出自《朱子語類》要制事,須是將心入那事里面去,順他道理方能制事,方能行權。若心粗,只從事皮膚上綽過,如此行權,便就錯了。
2.出自《朱子語類》近日學者讀書,六經皆云通;及問之,則往往失對,只是當初讀時綽過了。
4.
攪亂。
1.出自《玉鏡臺》兀的不消人魂魄,綽人眼光。
2.出自《集賢賓·宮詞》套曲入孤幃強眼尋夢境,被相思鬼綽了魂靈,縱有夢也難成。
5.
拂拭。
1.出自《燕青博魚》我將那竹根的蠅拂子綽了這地皮塵。
2.出自《梧桐葉》恨不的上青山便化身,拂綽了壁間塵。
6.
見“綽約”。柔婉美好貌。
1.出自《莊子?逍遙游》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2.出自《長恨歌》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3.出自《聊齋志異?聶小倩》母見其綽約可愛,始敢與言。
4.出自《野草?一覺》我照作品的年月看下去,這些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們的靈魂便依次屹立在我眼前,他們是綽約的,是純真的。
7.
見“綽態”。婉美的姿態。
1.出自《楚辭?大招》心綽態,姣麗施只。
2.出自《青衫記?蠻素至江》應不羨兩兩鴛鴦,想當初柔情綽態相親傍,到如今水驛江程去路長。
8.
寬;緩。
1.出自《詩·衛風·淇奧》寬兮綽兮,倚重較兮。
2.出自《莊子·大宗師》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
3.出自《漢書·禮樂志》杳杳冥冥,克綽永福。
4.出自《送魏環極予告歸》詩身名似此真無忝,進退何人綽有余。
1.美好溫和。研,通"妍"。
1.見"研核"。
1.見"研幾"。
1.研究綜合事理的深奧精微之處。
1.鉆研窮究。
1.亦作"研機"。
2.窮究精微之理。
1.研究考查。
1.研究講習。
1.仔細詢問;盤問。
1.語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張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練都以一紀,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言張衡作《二京賦》構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賦》構思十二年(《晉書.左思傳》作"十年")乃成,后因以"研京練都"謂文思縝密而遲緩。
1.精研經史。形容學問淵博。
1.盡心;專心。
2.窮究精義。
3.猶精研。
1.猶研精竭慮。
1.研究闡明精深微妙之理。
1.同"研精竭慮"。
1.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1.研究事理深奧微妙之處。
1.專心研究,深入思考。
1.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①鉆研;探求事物的性質、規律等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研究人類學。②考慮;商討這個方案領導正在研究|請大家來研究問題。
1.勘問;審訊。
1.研究考查。
1.研考總括。
1.研究閱覽。
1.研討事物的規律﹑道理。
1.研究練習。
1.見"研煉"。
1.研究考慮。
1.妍美;美好。
1.研究揣摩。
①研究琢磨探討篇章洽,研磨術業該|篤愛詞章,研磨終身。②細磨使成粉末研磨藥物。
1.磨墨執筆。指從事寫作。
1.審究判決。
1.愛好硯臺的癖性。
1.硯旁的小屏風,用以障塵。
1.精細地運用技巧。
1.詳細追查審問。
2.深入鉆研。
1.研究探索。
1.研究;商討。卻,助詞。
1.仔細斠訂。
1.計研和呻羊的并稱。二人皆古之善計算者。
1.謂研成細末。殺,用在動詞后,表示極甚。
1.硯臺的一種。利用山形之石,中鑿為硯,硯附于山,故名。
1.研究賞析。
1.精深。
1.研究審查。
2.勘問;審訊。
1.研究省察。
1.磨墨的用具。古代的墨呈粒狀,用時納入硯中加水,用石研磨,此石稱為研石。
1.宏偉博大。
1.謂稱雄。
2.雄視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