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極,很。
2.
名詞
迷信的人指兇神。
1.
魂靈,魂魄。
1.出自《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死有歸煞,子孫逃竄,莫肯在家,畫瓦書符,作諸厭勝。
2.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俗云殤子未生齒者,死無煞;有齒者,即有煞。
2.
迷信指兇神惡鬼之類。
1.出自《宣室志·補(bǔ)遺》俗傳人之死,凡數(shù)日,當(dāng)有禽自柩中而飛者,曰“煞”。太和中,有鄭生者,嘗客於隰州,與郡官畋於野,有鷹得一巨鳥,色蒼,高五尺余。生將命解而視之,忽亡所見。生驚,即訪里中民訊之,有對者曰:“里中有人死且數(shù)日,卜人言,今日“煞”當(dāng)去,其家伺而視之,有巨鳥,色蒼,自柩中出。君之所獲,果是乎?”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遮莫賊軍三萬垓,便是天蓬、黑煞,見他應(yīng)也伏輸。
3.出自《資政新篇》革陰陽八煞之謬。
4.出自《祖父的故事·退佃》他只呵呵地應(yīng)聲,一面正像躲煞似地轉(zhuǎn)身走了。
3.
代詞。啥;什么。
1.出自《紅樓夢》這是什么東西?有煞用處呢?
4.
副詞。極;甚。
1.出自《八月十六夜月》詩桂老猶全在,蟾深未煞忙。
2.出自《朱子語類》東漢諸儒煞好。
3.出自《漢宮秋》這個煞容易。
4.出自《沒有花的春天》老地主站在祭壇的中央,他的模樣煞像一個老巫公。
5.
連詞。表示讓步關(guān)系,相當(dāng)于“雖然”。
1.出自《水龍吟》詞煞為僧不了,下梢猶要,紫衣師號。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相國夫人煞年老,虔心豈避辭勞?
3.出自《漁樵記》往常我破?衫粗布襖煞曾穿,今日個紫羅襕恕咱生面。
6.
助詞。用在動詞后,表示程度深。
1.出自《喻道》詩長生客待仙桃餌,月里嬋娟笑煞人。
2.出自《迎春樂》詞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別后,相思煞。
3.出自《聊齋志異·連鎖》君致惡賓,幾嚇煞妾。
4.出自《“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譬如那回中華制糖公司董事的互訐,我看得真是熱鬧煞了。
1.口技。因表演者藏身布幔之中﹐模擬種種聲響﹐故稱。
2.泛指只聞其聲﹐不見其形的情景。
1.亦作"隔壁賬"。
2.指沒有親眼目睹的事。
3.代人受過。
1.見"隔壁帳"。
1.分開﹔離別。
2.猶隔離。
1.謂陰陽失調(diào)而生之水旱災(zāi)害。
1.方言。用幾層破布糊成的預(yù)備做鞋幫或鞋底用的東西。又叫硬襯。
1.糊涂。
1.猶隔世。
把一間屋子隔成幾間的遮擋的東西,如板壁、隔扇等。
1.房屋中起隔開作用的障板。一般上部做成窗欞。
1.間隔﹔停頓。
1.隔膜疏遠(yuǎn)。
2.偏遠(yuǎn)不便。
指家族中不是同一房的~兄弟。
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離感情~ㄧ消除~。
1.香爐中用以蓋火之具。
1.用木板之類間隔出來的房間。
1.隔斷。
1.猶言被離間。
1.作賦格式之一。相隔一句對仗。
1.詩體格式之一。謂隔句對偶。亦稱扇面對。
隔斷(géduàn)音信~ㄧ與世~ㄧ降低溫度和~空氣是滅火的根本方法。
1.阻隔﹔隔斷。
2.斷絕。
1.阻隔闊別。
2.相差懸殊。
1.阻撓﹔制止。
1.鄰居。
1.猶特別。
1.方言。角落。
①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消除~ㄧ兩人之間有些~。②不通曉;外行我對這種技術(shù)實在~。
1.互不相通。
1.隔膜。
1.猶異母。
1.猶隔年歷。比喻過時的事物。
1.去年的歷書。比喻已失時效的廢物。
1.謂隔著封皮﹐判斷貨物的好壞。比喻憑外部現(xiàn)象推測內(nèi)部底細(xì)。
1.指官位相差一品。
1.唐玄宗尊崇張說﹐命仆射視事﹐坐受御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四品官廷拜之禮﹐以后成為故事﹐稱"隔品致敬"。至武宗時陳夷行為左仆射﹐乃奏罷。
1.見"隔墻"。
1.鄰居。
1.掩蓋其真情。
隔一天夜校~上課。
1.瘧疾病之一種。比喻重復(fù)發(fā)作的毛病。
1.阻塞。
每隔不久;時常她~回娘家看看。‘差’也作岔。
1.見"隔靴搔癢"。
指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guān)系~兄弟。
在房屋內(nèi)部起隔開作用的一扇一扇的木板墻,上部一般做成窗欞,糊紙或裝玻璃。
1.遠(yuǎn)隔。
1.猶隔世。
2.隔閡陌生。
1.謂不直接經(jīng)手其事。
2.形容相距很近。
1.相隔一夜。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