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子名用字。
1.出自《集韻?庚韻》嬫,女字。
1.通道的美稱。亦指光明大道。
1.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詳"寶源局"。
1.金代的一種紙幣名。
1.宮闕的美稱。
1.祥瑞。
1.古樂器中貴重的小鐘。
1.瑰麗珍奇的顏色。
2.皇帝用的印色。
1.瑟的美稱。
1.仙家谷物。
2.為谷物的美稱。
1.對佛僧神道等所居之山的尊稱。
2.聚藏寶物的山。
1.喻指置身良好環境,卻空無所得。語本《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
1.帝后等用的扇狀儀仗。
1.用紅寶石末燒制的瓷器。
1.珍惜身軀。
1.古代婦女首飾名。剪彩為勝,飾以金玉,有人勝﹑方勝﹑花勝﹑春勝等。
顏色美麗、有光澤、透明度和硬度高的礦石,可制裝飾品、儀表的軸承或研磨劑。
1.用寶石制成的頂子。頂子,清代官員帽頂上的帽珠。
1.原指奇異的地勢◇引申指皇太后﹑皇后的住地。
1.鑲嵌珠玉的妝飾。
1.愛護保管。
2.謂捍衛堅持。
1.獸形香爐。
1.帝王﹑皇后的印璽。
1.指周代的官修的史書。
2.泛指珍貴的書籍。
3.用為謔稱。
4.指佛教經典。
5.皇帝的璽書。 6.珍貴的書信或書法。
1.佛教語。指七寶之樹,即極樂世界中以七寶合成的樹木。
2.泛指珍奇的樹木。
3.古代婦女首飾中的步搖。
4.猶玉樹。喻佳子弟。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謝太傅(謝安)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車騎(謝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
1.贊美之詞。多以稱揚人的襟懷﹑謀劃﹑文思等。
1.貯藏重要或珍貴物品的箱篋。
1.珠寶店。
1.稱帝王壽數的敬辭。
1.佛教語。本謂藏珍寶之所,喻指涅盤,謂自由無礙的境界。
原為塔的美稱,今泛指塔。
1.即甘露子,又名草石蠶。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寶塔形肉質塊莖,故名。可腌漬為咸菜。
在陜西省延安市東側、延河岸邊。因山上建有唐代寶塔,故名。塔屢有毀修,現外觀為清代風格。塔高44米,八角形,旁有明代鐵鐘一口。1937年7月1日,黨中央機關進駐延安,寶塔成為延安革命圣地的象征。
雜體詩名。原稱一字至七字詩”。每句或每兩句字數依次遞增,形如寶塔,故名。從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韻,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疊兩句為一韻。
1.適用于兒童的驅蛔蟲藥。狀如寶塔,故名。
1.對佛寺﹑佛塔的美稱。
1.押寶時用的長而大的桌子。常借指賭博。
1.檀香木。以其珍貴,故稱。
1."寶糖?"的省稱。
2.又稱?拍。用飴糖加工成的脆美餅類食品。
1.見"寶蓋頭"。
1.即補陀落迦山。佛書說是觀音菩薩的住處。
1.指美人的咳唾與哭泣。
2.對人的談吐和文詞的贊辭。
1.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間的彩帶。
珍寶和古玩。
1.對佛陀的尊稱。
1.語出《易.系辭下》"圣人之大寶曰位。"后以"寶位"指帝位。
2.指高位。
1.古代所謂預示祥瑞的文字。
2.傳說蓬萊山上的一種樹木名。
1.傳說帝嚳時丹丘國所獻的瑪瑙甕◇舜先"遷寶甕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寶露壇……又遷寶甕于零陵之上。舜崩,甕淪于地下。至秦始皇通汨羅之流為小溪,徑從長沙至零陵,掘地得赤玉甕,可容八斗以應八方之數,在舜廟之堂前◇人得之,不知年月。至后漢東方朔識之,朔乃作《寶甕銘》曰'寶云生于露壇,祥風起于月館。望三壺如盈尺,視八鴻如縈帶。'"事見晉王嘉《拾遺記.高辛》。參見"寶露"。
1.鼓的美稱。
1.佛家用的帷帳。
2.精美的帳子。
珍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