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色(包括藍色和綠色)。
1.出自《詩·秦風·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2.出自《條山蒼》詩條山蒼,河水黃。
3.出自《萬水千山》狂風暴雨只能吹掉蒼松的一些枝葉。
2.
灰白色。
1.出自《洗兵行》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
2.出自《仇池筆記·記范蜀公遺事》范蜀公將薨,數日須發皆變蒼,郁然如畫也。
3.出自《創業史》他更重視竇堡區大王村的新發展,至于蒼頭發老漢的活躍,是暫時的。
3.
指天。
1.出自《祭程氏妹文》我聞為善,慶自已蹈;彼蒼何偏,而不斯報。
2.出自《唐語林·補遺一》彼蒼不惠,以其月二十有五日辛卯,薨于常樂坊之私第。
3.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茍不記之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
4.
指百姓。參見“蒼生”。
1.出自《后漢書·列女傳·董祀妻》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5.
蒼老。
1.出自《水滸后傳》隔了幾年,大官人你也蒼了些,不比那時標致了。
2.出自《倪煥之》〔樂山〕只臉色比較以前蒼了些。
6.
通“倉”。參見“蒼卒”。匆忙;慌張。
1.出自《西京雜記》有蒼卒客,無蒼卒主人。
2.出自《詠荊軻》長虹吐白日,蒼卒反受誅。
3.出自《憶昨詩示諸外弟》令人感嗟千萬緒,不忍蒼卒回驂??。
7.
姓。漢代有蒼英。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蒼氏,風俗通云:八凱蒼舒之后。漢有江夏太守蒼英,子孫遂為江夏人。
1.亡故。
2.遠行。
3.流逝。
1.《詩.小雅.四月》"四月維夏,六月徂暑。"鄭玄箋"徂,猶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后因以稱盛暑。
2.指季夏。
3.謂暑熱消逝。
1.徂年。
2.謂光陰流逝。
3.歲暮。
4.往年。
1.死亡。
2.消逝。
1.往日的容顏。謂年輕時的容顏。
1.移動的日影。
1.消逝的聲音。
1.遠征軍的旌旗。
1.前往征討;出征。
2.謂遠行。
3.奔流;流逝。
1.今茲,現在。徂,通"且"。
1.去世。
1.逝世。
1.死亡。
2.凋零。
1.亦作"殂歿"。
2.死亡。
1.死亡。
1.見"殂沒"。
1.去世。
1.亦作"殂隕"。
2.死亡。
1.急病。
1.急步,快走。
1.急速完成。
2.推動使之成功。
1.謂急促地搗衣。杵,搗衣用的棒槌。
1.勞苦不安貌。見"促促"。
1.猶短短的。指時間。
2.猶短短的。指空間。
3.匆匆。
4.拘謹小心貌。
5.勞苦不安貌。 6.象聲詞。蟲鳴聲。 7.象聲詞。機杼聲。 8.象聲詞。沙上急走聲。
1.節奏急促的曲調。
1.笛的別名。因笛聲急促,故稱。
1.嚴酷,不寬容。
2.急躁。
3.匆促;匆忙。
1.見"促忙促急"。
1.急促。
1.催車速行。
1.急促的節奏;短促的音節。
2.加快速度。
1.猶近境。
1.緊身的衣襟。
1.促使前進。
2.推進;加快。
1.短促的光陰。
1.急速救助。
1.急促匆忙。
1.收攏,聚攏。
1.小魚。
1.壽命短促。
1.促使。
1.短促的漏聲。漏,古代滴水計時器。
1.短途。喻短促的人生。
1.中醫脈象之一。脈來急促而呈不規則間歇。
1.匆忙。
1.匆匆忙忙。
1.急促繁密。
2.緊密。
1.猶促死。
1.節奏急促的樂曲。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卷二"樂部中有促拍催酒﹐謂之《三臺》。唐士云'蔡邕自侍書御史﹐累遷尚書﹐不數日間﹐遍歷三臺。樂工以邕洞曉音律﹐故制曲以悅之。'"詞曲中亦有冠以"促拍"之曲調名。如詞中有《促拍采桑子》﹑《促拍滿路花》;北曲《般涉調》中有《促拍令》,亦稱《急曲子》。
1.謂拉緊韁繩,催馬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