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賠償;償還。
1.出自《裴度還帶》圣人方知前因。圣人可憐,將老夫賠過贓三千貫盡給還老夫。
2.出自《琵琶記·義倉賑濟》[丑]社長哥,今日官司給散義倉,倉中又無稻子,如何是好?我和你不免合賠些子。[凈]呀!倉中稻子都是你搬去吃了,怎的叫我和你合賠!
3.出自《殘冬》那時就有錢賠他么?有錢,也不該我們來賠!
2.
陪嫁。
1.出自《醒世姻緣傳》他窮的飯也沒得吃,那有一頃地賠女兒?
3.
虧蝕;耗損。
1.出自《兒女英雄傳》自從父親出去這趟,不曾成得名,不曾立得業,倒吃了許多辛苦,賠了若干銀錢。
2.出自《秋收》他又想起本年“蠶花”那樣熟,卻反而賠了一塊桑地。
3.出自《最后一次的講演》李先生賠上了這條性命,我們要換來一個代價。
1.邪僻詭詐。
1.偏愛。
1.冷僻而非急需。
1.偏見。
1.偏僻的山鄉。
1.猶言遠在。
2.偏執耿直。
1.偏近,靠近。
1.非正統的經訓。
1.荒僻小路。
1.偏僻清凈。
1.偏僻的境地。
1.謂地方偏僻,交通隔絕。
1.邊遠的郡。
1.謂偏頗失實。
1.孤陋而年老。
1.怪僻暴戾。
1.謂地處僻遠,風俗粗野。
2.偏僻簡陋。
3.謂性情偏執,見識淺陋。
1.偏僻的道路。
1.邪僻反常,不合正道。
1.不正確的言論。
1.隱秘罕見。
1.乖僻荒謬,違背正理。
1.城上女墻,有箭孔,可望城外遠處,稱為"僻倪"。
1.荒僻深邃。
1.傾側貌。
1.偏僻荒遠的地方。
1.見聞狹隘淺陋的儒士。
1.亦作"僻澀"。
2.冷僻晦澀。
1.猶言背時。
1.邪僻之事。
2.不習見常用的故實;僻典。
1.對某種事物有特異嗜好。
1.冷僻的書籍;極罕見的書籍。
1.僻陋的技巧。
1.偏頗的言論。
1.邪道。
1.靈活輕捷。
1.邪僻不正的國君。
1.乖僻不合。
1.偏僻狹隘。
1.偏僻小巷。
1.偏僻狹小。
1.邪惡。亦指奸邪不正的人。
1.不正當的愛好或行為。
1.怪僻的性格。
1.偏僻的洞穴。
1.謂未能博學,見聞寡陋。
1.謂冷僻幽隱而不易見。
1.指荒僻幽遠的地方。
1.僻陋暗昧。
1.怪僻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