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安寧。
2.
動詞
〈書〉使安寧。
3.
名詞
江蘇省南京的別稱。
4.
名詞
(Níng)姓。
5.
名詞
(Níng)指寧夏。
6.
動詞
〈書〉省親;問安。
1.
亦作“寍”、“寕”。亦作“寜”、“甯”。亦作“??”。
2.
安寧。
1.出自《書·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2.出自《論衡·書解》呂氏橫逆,劉氏將傾,非陸賈之策,帝室不寧。
3.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明公蒙塵路次,群下不寧,不審尊體起居何如?
4.出自《雙槐歲鈔·易儲詔》??守潯州,軍民畏服,賊不犯境。近聞為事,以致賊徒流??德慶。曲加寬宥,仍前哨守,則廣西寧而廣東無流??之害矣。
5.出自《書信集·致李秉中》中國近又不寧,真不知如何是好。做起事來,誠然,令人心悸。
3.
謂使安寧。
1.出自《順宗實錄一》陛下未親政事,群臣不敢安,宜存大孝,以寧萬國,天下之幸。
4.
謂守父母之喪。
1.出自《漢書·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
2.出自《南史·文學傳·丘巨源》〔丘巨源〕寧喪還家。
3.出自《舊唐書·德宗紀下》常參官在外除授及分司假寧往來,并給券。
5.
江蘇省南京市的簡稱。清代南京為江寧府治,故名。
6.
謂探望、省視父母。
1.出自《漢書·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
2.出自《南史·文學傳·丘巨源》〔丘巨源〕寧喪還家。
3.出自《舊唐書·德宗紀下》常參官在外除授及分司假寧往來,并給券。
1.亦作"災愆"。
2.罪孽招致的災禍;災殃。
1.亦作"災譴"。
2.指上天降災示罰;災禍。
1.亦作"災歉"。
2.因災害而歉收;災荒。
1.亦作"災情"。
2.受災的情況。
1.亦作"災區"。
2.受災的地區。
1.見"災煞"。
1.亦作"災煞"。亦作"災殺"。
2.星命術語。三合局中五行的胎神。如子﹑辰﹑申年合為水局,則以午火為胎神。因水能克火,故謂凡逢災煞者,多有災病疾厄之事。
1.謂低劣的字畫災及扇子。
1.由天災人禍招致的損害。
1.聞災自省。
1.災殃,禍患。
1.災變的時間。
1.指日月虧蝕之災異。
1.猶惡獸。
1.猶厄運。
1.亦作"災祟"。
2.災害;災異禍害。
1.亦作"災迍"。
2.災難;禍患。
1.災禍,危難。
1.指吉兇災變的征兆。
2.猶禍福。
1.亦作"災象"。
2.猶災情。
1.亦作"災舋"。
2.禍端。
1.見"災釁"。
1.亦作"災星"。
2.古人以天象附會人事。認為某一星辰出現異常,人間便會有相應的災變,因稱引起災變的星體為災星◇世星命家謂人的命運亦與星辰相關,流年不利,往往由于災星照臨。亦泛指惡運;災難。唐司空圖逸句"忍事敵災星。"
3.喻指造成巨大災難的人或事物。
1.亦作"災兇"。
2.災禍。
1.亦作"災殃"。
2.災難;禍殃。
1.指疾病。
1.指自然界的變異所造成的災害。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
1.亦作"災疫"。
2.指疫癘這種災禍。
1.猶災恙。
1.災禍。
1.蠹蟲之害。泛指災害。
1.災難。
1.舊指南方山林濕熱之氣造成的病患。亦借指疾病﹑磨難等災禍。
1.見"災疹"。
1.亦作"災軫"。
2.災厄疾病。
1.謂徒然損耗紙張。
1.見"災屯"。
1.猶災梨。
1.指農歷每月初三日或二日。此時月亮開始有光。
1.指農歷每月十六日。此日月始缺,即始生月魄。月魄,月黑無光的部分。
1.災難的預兆。哉,通"烖"。
1.猶栽種。
1.跌倒,摔倒。
1.摔交,跌交。亦以比喻失敗或受挫折。
1.栽跟頭。
1.誣陷。
1.晉潘岳任河陽縣令時,在縣中滿栽桃李,傳為美談◇因以"栽花"稱揚縣令。
2.指種痘。參見"栽花先生"。
1.指種痘的人。
1.摔跟頭。亦以喻事業失敗或受挫折。
1.栽培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