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拉的車。
1.出自《竹書紀年》遷于河南,初作輦。
2.出自《周禮·地官·鄉師》大軍旅,會同,正治其徒役,與其輂輦。
3.出自《后漢書·逸民傳·井丹》及就(陰就)起,左右進輦。丹笑曰:“吾聞桀駕人車,豈此邪?”坐中皆失色。
2.
指肩輿。類似后世的轎子。
1.出自《后漢書·祭祀志上》至食時,御輦升山。
3.
秦漢后專指帝王后妃所乘的車。
1.出自《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唼伃》成帝游於后庭,嘗欲與唼伃同輦載,唼伃辭曰:“觀古圖畫,賢圣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之乎?”
2.出自《借田賦》天子乃御玉輦,蔭華蓋。
3.出自《通典·禮二十六》夏氏末代制輦……秦以輦為人君之乘。漢因之。
4.出自《長生殿·夜怨》鳳輦卻歸何處,凄涼日暮空階。
4.
挽車。
1.出自《詩·小雅·黍苗》我任我輦,我車我牛。
2.出自《穆天子傳》韋、谷、黃城三邦之事輦喪。
5.
指挽車的人。
1.出自《漢書·張敞傳》國輔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輦先遷,此過之大者也。
6.
乘車。
1.出自《左傳·定公六年》公叔文子老矣,輦而如公。
2.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
7.
載運;運送。
1.出自《淮南子·人間訓》一鼓,民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再鼓,負輦粟而至。
2.出自《思玄賦》或輦賄而違車兮,孕行產而為對。
3.出自《新唐書·楊行密傳》行密執海陵鎮遏使高霸殺之,并其眾,輦所收財歸于廬。
4.出自《〈石鼓文〉研究》南渡以后,金人輦至燕京,復剔其金,曩歲猶存北京故國子監,最近因避外患已南遷至滬矣。
8.
借指京城。
1.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於是樂只衎而歡飫無匱,都輦殷而四奧來暨。
2.出自《在懷縣作》詩自我違京輦,四載迄于斯。
一地區一年中降水較少的時期。具有常年持續一月至數月、每年重復出現的特點。在低緯度地區,因全年溫度的季節變化不明顯而降水較顯著,故常用干季和雨季劃分季節。熱帶地區,干季主要出現于冬季;在副熱帶的地中海氣候區,干季出現于夏季,在季風氣候區則主要出現于冬季;近赤道地區,全年有兩個干季。
1.猶言成就。
2.謂辦事干練而有成效。
1.主持家事;當家。
2.指很能干的人。
1.清乾隆﹑嘉慶兩朝的合稱。
1.清乾隆嘉慶年間(公元1736-1820)講究訓詁考據的經學派系。源于明清之際的顧炎武。到干嘉時,學者繼承古文經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發揮,用于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謂"樸學"(即"漢學")。從校訂經書擴大到史籍和諸子,從解釋經義擴大到考究歷史﹑地理﹑天文﹑歷法﹑音律﹑典章制度;對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較大貢獻。
〈方〉打架;吵架。
1.謂天德剛健。語出《易.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猶干剛。
1.上天的鑒察。
1.財政的支配權或財產的所有權。
1.資財與女色。
1.有財產的紳士。亦指資本家等。
1.舊時指掌管錢財的神。俗稱趙公元帥,本為道教所信奉的神。
2.借指巨富或能使自己發財的人。
1.見"財神"。
1.佛教語。"三施"之一。"三施"有幾種提法,多指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謂以衣服﹑飲食﹑田宅﹑珍寶等施與之,用以積善。
1.猶財物。
1.財物與食品。
1.謂裁決并任用。財,通"裁"。
1.錢財和權勢。
1.治理財貨的官署。
1.財物聚集的富饒之地。
1.財產糧食。
1.指財物錢幣。
金融資本的組織形式。以一個或幾個金融企業為核心,通過兼并或控股,控制若干公司企業。常形成母公司、子公司、孫公司的錯綜復雜的關系,成為國內或國際性壟斷集團,掌握國家經濟命脈,操縱國際市場。
1.見"財旺生官"。
1.舊謂錢財富足易得官做。
1.錢財與官位。
企業、事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中,通過貨幣資金的籌集、分配、調度和使用而同有關方面發生的經濟關系。因大量發生于企業,故通常主要指企業財務。
即金融公司”(1041頁)。
企業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稅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1.財運。
2.俗以為錢財進門是喜事,故稱意外獲得的錢財為財喜。
1.財經或財會學校。
1.舊謂天宮有主財的星宿。此星照臨,財運就興旺。
1.舊時對尊長的敬辭。謂以裁取為幸。財,通"裁"。
1.語出《漢書.敘傳上》"﹝班壹﹞當孝惠﹑高后時,以財雄邊。"后用"財雄"謂資財雄厚過人。
1.指積聚的財物。
1.財運。
2.財物。
1.財產家業。
1.財物;財富。
2.材料與用具。財,通"材"。
1.貪求財貨的欲望。
1.錢財的來源。語本《荀子.富國》"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則財貨渾渾如泉源,沺沺如河海。"
1.迷信的人認為發財要有運氣,這種運氣謂之"財運"。
1.舊指發財的運氣好,賺錢很順利。
1.裁取抉擇。財,通"裁"。
1.錢財珍寶。
1.指賦稅之事。
1.裁正,指正。財,通"裁"。
國家為實現其職能,在參與一部分社會產品的分配過程中,與各方面發生的分配關系。中國古代稱為國計”、度支”,西方稱為公共財務”。社會主義國家的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用國家財政資金直接資助社會集團或居民。如價格補貼、房租補貼等。是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
也稱預算赤字”。國家預算年度的支出超過收入的差額。這種差額,會計上習慣用紅字表示,故稱。財政赤字過大,會產生通貨膨脹,造成物價上漲,降低居民生活水平。
1.帝國主義國家中掌握了金融資本的少數壟斷資本家。也叫金融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