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申時,即下午三點鐘到五點鐘的時間。
1.
申時,即十五時至十七時。
1.出自《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其日中,賀發(fā),晡時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從者馬死相望於道。
2.出自《贈侯喜》詩晡時堅坐到黃昏,手倦目勞方一起。
3.出自《西游記》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
2.
傍晩;夜。
1.出自《對酒》詩牽馬向渭橋,日落山頭晡。
2.出自《履園叢話·祥異·八月十五晡》閩語謂夜為晡。
3.出自《中國歌謠資料·福建歌謠》今晡十五月圓圓,月下乞妹好趁錢。
3.
指太陽西移至晡時的視覺位置。
1.出自《秋暑》詩追涼能到竹溪無,隔水斜陽未肯晡。
2.出自《粉蝶兒·牛訴冤》疏林外紅日西晡,載吹笛牧童歸去。
1.在宮廷服役的太監(jiān)。
1.七弦琴琴面十三個指示音節(jié)的標志叫"徽"。居中的一個叫做"中徽"。
1.見"中廄"。
1.中途反悔;后悔。
1.語出《莊子.養(yǎng)生主》"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會,指節(jié)奏◇以"中會"謂措置得當。
1.途中午休用飯。
2.中官。古官名。
1.供旅客途中用午飯的處所。
1.同"中火"。
1.中等程度的饑荒。
1.王畿,京都管轄的地區(qū)。
2.泛指中原地區(qū)。
1.中層。
2.介于高級和低級之間的級別。
1.指北極星。
2.喻帝位。
3.人體經(jīng)穴名。
1.生病。
1.中等的計策。
1.古官名。南北朝時,公府及藩王設(shè)有中記室,專管表章書記工作。
1.佛家以前際﹑中際﹑后際為三際,猶言三世。中際即現(xiàn)在世。
1.猶言興廢盛衰。季,指末世。
1.指橋基。
1.接在各個電話交換臺之間的導線,如電話局各個分局之間的連接線﹑電話局與使用單位總機的連接線以及長途電話局與市內(nèi)電話局之間的連接線。
1.在運輸線中途設(shè)立的轉(zhuǎn)運站。
2.在無線電通訊中,設(shè)置在發(fā)射點與接收點中間的工作站,作用是把接收的信號放大后再發(fā)射出去,增強效果。
1.指祭宗廟之禮。
1.中產(chǎn)之家。
1.金代科舉考試進士及第﹑成績屬中等者。參閱《金史.選舉志二》。
1.車駕前進中。
①指軍隊中最重要最精銳堅強的部分。古代作戰(zhàn),主將居中軍,以堅銳自輔,故稱三公臨右地,七萃擁中堅|楊業(yè)父子,沖入中堅,救出呼延贊。②在集體中最得力并起骨干作用的成分中堅力量|中堅分子。
1.兩者(人或地﹑時﹑物)之間;當中。
2.介紹。
3.里面。
4.房屋內(nèi)居中的房間。
5.猶言之間或"在……過程中"。表時態(tài)。 6.指中間派。
從平流層頂至約85千米高度的大氣層。層內(nèi)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遞減。大氣雖極其稀薄,但有相當強烈的鉛直對流。
1.指動搖于兩個對立的政治力量之間的派別。
2.指在兩種對立的意見﹑爭端或派別之間持中立態(tài)度的人。
1.居間介紹﹑調(diào)停或作證的人。
2.中間派。
1.在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之間專門從事商品分配的商人或商號。
1.指中見人。
1.居中為雙方作見證的人。
1.唐代諫官"補闕"的別稱。
1.江流的中央;江中。
2.水名。古三江之一。
3.漢以后有多種解釋。《漢書.地理志》指今安徽蕪湖東經(jīng)江蘇﹑高淳﹑東壩﹑溧陽至宜興通太湖一水;《初學記》引鄭玄說,指岷江會合北江﹑南江后的一段;盛弘之《荊州記》指長江經(jīng)流自今湖北江陵以下至江西九江一段。今四川沱江,六朝以來亦有中江之稱。
1.中等才能的將領(lǐng)。
2.軍銜名。將官的一級,低于上將﹑高于少將。
1.獎券的號碼與開獎的號碼相同,可以獲得獎金或獎品,叫做"中獎"。
1.古天文學以月行入黃道謂之中交。
1.指解放前中國銀行與交通銀行發(fā)行的鈔票。
1.古代于距都城西南五里之處設(shè)立壇位郊祀黃帝,謂之"中郊"。
1.中醫(yī)學名詞。三焦之一。指腹腔的上部。
2.中醫(yī)學名詞。溫度辨證。指持續(xù)高熱階段,邪在胃腸或脾經(jīng)。
1.清時官員乘轎,依官級的尊卑而定轎夫的人數(shù)。四人抬的叫中轎。
1.中正和平的教化。
2.中學教育的省稱。
1.指明堂前居中的臺階。
2.指"泰階"居中的一級。《漢書.東方朔傳》"愿陳《泰階六符》"顏師古注引漢應劭曰"《黃帝泰階六符經(jīng)》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大夫﹐下階為士庶人。"后因以稱諸侯之國或郡守之地。
1.星名。借指黃道。
1.謂守節(jié)秉義,中正不變。
2.中期。
3.中等的節(jié)操。
4.指中氣和節(jié)氣。
5.專指四時仲月的中氣﹐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1.佛家的宏觀時間概念之一。相當于世界產(chǎn)生﹑發(fā)展﹑衰朽﹑滅亡(成﹑住﹑壞﹑空)中的一個階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見《大智度論》。
1.郁結(jié)于心。
2.一種腸梗塞病。
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內(nèi)部對立兩極之間起居間聯(lián)系作用的環(huán)節(jié)。對立的兩極通過中介聯(lián)成一體。中介因?qū)α⒚娴亩窢幭騼蓸O分化,導致統(tǒng)一體的破裂。
1.交界處。
2.指人間。與上界(仙境)﹑下界(陰間)相對。
1.白銀。《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白金,銀也。"后稱銀為中金。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