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書上指一種類似沙果的果樹,也指這種樹的果實。
1.
果樹名。與“林檎”同類。
1.出自《蜀都賦》杏李枇杷,杜榛栗柰。
2.出自《本草綱目·果二·柰》柰與林檎,一類二種也。樹、實皆似林檎而大,西土最多,可栽可壓。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為素柰;赤者為丹柰,亦曰朱柰;青者為綠柰。皆夏熟。涼州有冬柰,冬熟,子帶碧色。
2.
指柰樹的果實。參見“柰園”。
1.出自《蜀都賦》朱櫻春熟,素柰夏成。
2.出自《豎子至》詩小子幽園至,輕籠熟柰香。
3.出自《牡丹亭·道覡》奉香供果珍李柰,把齋素也是菜重芥姜。
3.
茉莉;茉莉花。參見“柰花”。
1.出自《莊獻太后挽詞》災生織女柰,魂斷濯龍車。
4.
同“奈”。猶對付。
1.出自《淮南子·兵略訓》為魚鱉者,則可以網罟取也;為鴻鵠者,則可以矰繳加也;唯無形者,無可柰也。
2.出自《太仆箴》惟虐惟殺,人莫予柰。
3.出自《和文潛舟中所題》誰柰離愁得,村醪或可尊。
5.
同“奈”。怎么,怎樣。常與“何”呼應,表示“拿他怎么辦”。
1.出自《國語·晉語二》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國家多難,伯氏不出,柰吾君何?
2.出自《史記·酷吏列傳》陛下縱自輕,柰宗廟太后何?
3.出自《后漢書·吳佑傳》卿二千石子,而自業賤事,縱子無恥,柰先君何?
6.
同“奈”。無奈。表示沒有辦法。
1.出自《九諷系述·正俗》羌靈修之乃吾知兮,先軄我而為輔。柰其臣之狺狺兮,不知吾之所撫。
2.出自《玉壺清話》雖然三個耳,其柰不成聰。
3.出自《十白賦·鸚鵡》柰此絳籠,將飛復墜。
7.
通“耐”。
1.出自《四月九日幽谷見緋桃盛開》詩深紅淺紫看雖好,顏色不柰東風吹。
2.出自《風雪障面圖》詩弊裘羸馬柰寒子,便面障風何所之。
8.
姓。明有柰亨。見《續通志·氏族七》。
1.出自《正字通?木部》柰,姓。明宣德進士柰亨。
1.貪得。
1.貪婪的盜賊。
1.謂貪求財物或權益。
厭通饜”,滿足。貪心沒有滿足的時候人心貪得無厭,一至于此!
1.貪婪狠毒。
1.貪污。亦指貪污者。
1.貪婪嫉妒。
1.貪贓害民。
2.指貪贓害民的官吏。
1.貪婪多吃卻不能消化。比喻一味求多,反而達不到目的。
1.貪求多而志在必得。
1.貪求掠奪。
1.亦作"貪墯"。
2.貪婪怠惰。
1.見"貪惰"。
1.貪婪兇惡。
1.貪婪放縱。
1.貪婪的人。
1.貪財的人為財利送命。
1.同"貪夫徇財"。同"貪夫徇財"。
1.見"貪夫徇利"。
1.貪求事功。
1.貪求事功而挑起爭端。
1.貪念。
1.佛教語。佛教以貪﹑嗔﹑癡為"三毒"或"三垢",即三種煩惱。貪垢尤為毒害眾生產生煩惱的根本。
1.貪戀官位。
2.貪污的官吏。
貪財受賄的官員嚴懲貪官污吏。
1.貪婪兇橫。
1.喻無厭足的貪欲。
1.猶摸黑。
1.亦作"貪狠"。
2.貪婪兇暴。
1.見"貪很"。
1.貪婪橫暴。
1.追求男女風情之事。
1.貪婪狡猾。亦指貪婪狡猾的人。
1.亦作"貪歡"。
2.貪戀歡樂。
1.見"貪歡"。
1.見"貪慌"。
1.亦作"貪荒"。
2.性急慌忙。
1.猶貪慌。
1.貪圖財賄。
1.見"貪欲無藝"。
1.猶貪污。
1.貪愛財貨。
1.取禍。貪,通"探"。
2.喜作禍亂。謂不肯安分守己。
1.貪殘忌刻。
1.非分的希求。
1.指貪圖小利的商人。
1.貪婪,卑下。
1.貪求將帥的權位。
2.貪婪的將帥。
1.貪婪狡詐。
1.貪求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