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如何;怎樣,如何,怎么對付。
2.
形容詞
〈書〉怎奈;無奈。
3.
名詞
(Nài)姓。
1.
對付,處置。
1.出自《淮南子·兵略訓》唯無形者,無可奈也。
2.出自《慶佳節》詞我憶歡游無計奈,除卻且醉金甌。
2.
無奈,怎奈。
1.出自《醉后》詩煌煌東方星,奈此眾客醉。
2.出自《紅樓夢》待要回去,奈事未畢。
3.
語氣助詞。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大師遙見: 坐地不定害澀奈,覷著鶯鶯,眼去眉來。
4.
通“耐”。禁得起;受得住。參見“奈久”、“奈心”。
1.出自《退居漫題》詩花缺傷難綴,鶯喧奈細聽。
2.出自《和文潛舟中所題》誰奈離愁得,村醪或可尊。
3.出自《夜行船·寄香羅帕》套曲吳綾蜀錦難及,幅尺闊全無半縷紕,密實十分奈洗。
4.出自《紅樓夢》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摧秋雨急。
5.
通“柰”。果名。
1.出自《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枇杷橪柿,亭奈厚樸。
1.游戲名。蒙目相捉或尋找躲藏者的游戲。也稱捉迷藏。
2.猶退隱。
3.指底細。
1.迷惑糾纏。
1.猶沉迷。
1.方言。謂視覺凝。
1.諂媚。
2.猶癡迷。
3.糊涂。
1.猶迷津。
1.迷惑錯亂。
1.景物凝淺淡。
1.迷失道路。
2.指迷失佛道。
1.見"迷瞪"。
1.亦作"迷登"。
2.迷糊。
3.心里迷惑;糊涂。
1.常綠小灌木。有香氣,佩之可以香衣,燃之可以驅蚊蚋﹑避邪氣,莖﹑葉和花都可提取芳香油。原產南歐,后傳入我國。
1.見"迷蝴蝶"。
1.見"迷丟沒鄧"。
1.糊涂,懵懂。
1.猶迷失。
1.見"迷頓"。
1.亦作"迷盹"。
2.疲乏欲睡狀。
1.猶惑亂。
1.見"迷而不返"。
1.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1.迷路后知道回來。比喻有了過失能夠改正。
1.見"迷而知反"。
1.惑亂聽覺。
1.迷惑煩惱。
1.迷失方向。
2.佛教語。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
1.謂奢靡的風氣。
1.語出《易.復》"上六,迷復,兇……象曰迷復之兇,反君道也。"孔穎達疏"以其迷暗不復,而反違于君道,故象云'迷復之兇,反君道也。'"后用以指迷失不改過;糊涂不醒悟。
1.傳說中木名。佩其花不會迷惑。
1.拐騙。
1.指令人迷惑的境地。
1.指弄鬼。
1.指隱居不仕。
2.使國迷亂。
3.謂使國人著迷。
1.謂輪船﹑飛機等迷失航行方向。
1.彌漫,布滿。
1.猶迷糊。
1.見"迷糊"。
神智或視力凝不清燒酒使他更迷糊了,辨不清天地、分不出人物。
1.典出《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后因以"迷蝴蝶"指迷幻的夢境。
1.迷戀花草。
2.比喻迷戀女色。
1.形容歡樂的神情。
1.猶言拈花惹草。
1.迷糊虛幻。
1.迷惑惶恐。
1.猶迷惑。
1.迷?;薨?。
2.迷惑;糊涂。
1.昏迷,神志不清。
2.受誘惑致使昏聵糊涂。
1.迷惑的靈魂。
2.指魂無所歸依。
3.形容令人極度陶醉或迷惑。
1.猶言迷香洞。
1.見"迷魂淫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