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中讀書罷有感
少時學問苦匆匆,弦誦光陰轉手空。
圣域淵源雖自力,故交零落與誰同。
荒村莫恨身垂老,后世元知論自公。
但掩齋扉憑曲幾,忘憂正在寂寥中。
少時學問苦匆匆,弦誦光陰轉手空。
圣域淵源雖自力,故交零落與誰同。
荒村莫恨身垂老,后世元知論自公。
但掩齋扉憑曲幾,忘憂正在寂寥中。
年少時求學太過倉促,誦讀詩書的時光轉眼間就過去了。雖然自己努力探尋圣人之道的根源,但舊日的朋友都已離散,能和誰一起探討呢。不要怨恨自己在荒村漸漸老去,后世自然會有公正的評價。我只需關上書房門,倚著彎曲的桌子,在寂靜中就能忘卻憂愁。
弦誦:弦,指琴瑟之類的樂器;誦,誦讀。古代學校里讀詩,有用琴瑟等配合歌唱的,有只口誦而不用樂器的,后因稱學校教學為弦誦。
圣域:圣人的境界。
元知:原本就知道。
齋扉:書房的門。
曲幾:彎曲的桌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晚年回顧自己的求學經歷,感慨時光匆匆,舊友不在身邊,結合自己身處荒村的現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自身學問追求和人生境遇的感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將感慨與豁達融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學問的執著和對人生的思考。
視物眼深,說禪口快。
一點不著虛空,萬化誰分器界。
應眾緣而閑六根,入諸塵而住三昧。
其小無內,其大無外。
松石歲寒,云月高閑。
野雪發須上,秋波眉睫間。
用持智柄,靜入道環。
覺心了了,幻事斑斑。
草木精神兮風流自得,叢林氣像兮春信誰慳。
老去猶為客,誰人念退居。
相望千里路,賴有數行書。
白曬猶堪寄,烏牛政憶渠。
何時聞枉駕,竹里喚行廚。
夜飲華堂燭屢灰,暗香浮處數枝梅。
坐中一笑對三粲,客里此歡能幾回。
醉后不知歌扇去,歸時還是曉鐘催。
露濃月白溪橋路,但記群山翠作堆。
半氈半幅一羌床,寒淡家風肖老龐。
容易著身藏北斗,等閑開口吸西江。
龕燈梵夾香搖幾,茅屋禪蒲雪照窗。
方外友于思對麈,隱人胸次作舂撞。
久客驚秋晚,懷歸更送君。
亂來俱避地,老去惜離群。
山閣杯浮菊,江城雁度云。
行行經釣瀨,時事不須聞。
熠熠流螢火,垂垂倒飲虹。
行云吞皎月,飛電掃長空。
壯觀江邊雨,醒人水上風。
須臾風雨過,萬事笑談中。
戎馬來何速,春壕綠自深。
要知龍虎踞,不受犬羊侵。
九廟安全日,三軍死守心。
儻為襄漢幸,按堵見于今。
髫齔分攜幾見春,它時有恃獨常顰。
何期萬里漂零后,忽報三巴信息真。
素發輕安膺晚福,遠懷悲喜望征人。
王孫盛事今雙美,及早歸來奉紫宸。
罪放丙午末,歸來辛亥初。
不談天下事,猶誦古人書。
利病明諸掌,危疑儆后車。
他時果無悔,載籍定欺予。
萬指生涯一缽歸,叢林宗尚默無機。
道耕自信我寒槁,妙用相煩君發揮。
薜荔藩籬秋蔓衍,女蘿窗戶月依稀。
時時處處通消息,物象都盧入范圍。
默而非緘,辨而罔談。
須菩提慧空了了,憍尸迦華雨毿毿。
更與剎塵分手眼,何妨機用見錘鉗。
個人自得,古佛同參。
氣宇豁落,精神蕭散。
塵劫坐空,世緣居簡。
閑閑淡淡枯木云,瀝瀝漉漉通身眼。
森羅萬像同條,莫道個人檐板。
一室維摩老,長年法喜游。
苦心翻貝葉,癡坐寫蠅頭。
可是文園病,何堪杞國憂。
我知公健在,骨相合封侯。
老節疏蹤,傲雪之松。
真智證理,吟云之龍。
飽叢林而彭亨肚,善知識而隗磊胸。
春成萬物兮平等無像,海吞百川兮自然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