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垂虹亭二首 其二
熠熠流螢火,垂垂倒飲虹。
行云吞皎月,飛電掃長空。
壯觀江邊雨,醒人水上風。
須臾風雨過,萬事笑談中。
熠熠流螢火,垂垂倒飲虹。
行云吞皎月,飛電掃長空。
壯觀江邊雨,醒人水上風。
須臾風雨過,萬事笑談中。
螢火蟲閃爍著微光四處流動,彩虹倒掛仿佛在垂飲江水。飄動的云朵吞沒了皎潔的月亮,閃電劃過迅速掃過長空。江邊的雨景十分壯觀,水上的風讓人清醒。不一會兒風雨過去了,世間萬事都可在笑談中釋懷。
熠熠:閃爍的樣子。
垂垂:低垂的樣子。
須臾:一會兒,形容時間短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江邊垂虹亭游玩時,目睹風雨前后的自然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心境豁達,以自然之景悟人生之理。
這首詩主旨是借風雨前后的自然景象變化,表達詩人對世間萬事的豁達態度。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超脫。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審美。
搔首問青天,曾聞李謫仙?頓歸貪靜客,飛上最高巔。氣吐鴻蒙外,神超太極先。茅龍如可借,直到五城邊。
瀛海聚萍梗,兩宗偕震業。委禽非以師,作合稽譜牒。是時襄毅公,淵冰渺初涉。內顧門戶殷,百慮不一愜。夫人慰慇勤,此屬箕帚妾。公亦蓋世豪,百步穿楊葉。官如傳舍然,屢有乞米帖。唯知行飲冰,寧恤謗盈篋。胡能堪多艱,如墮水跕跕。及歸入門內,無費舌與頰。坐令忠義肝,奮鼓祖逖楫。南轅海無波,北伐匈奴詟。王明钖使蕃,晝日用三接。移根傍桑梓,得反大州歙。夫人駕文駟,令子得新捷。人方訝修反,國喜增固曄。奎星南斗避,元氣待調燮。溫甘蔚背諼,日月換堯莢。公神久陟降,配享登禘祫。而開夜臺迎,有詔封馬鬣。
龍騰虎臥幾留名,烈士衰年意氣平。一卷傷心燈下語,政教終究未分明。
萬乘時巡萬壽臨,鑾輿漠漠磧沙深。非忘殿闕呼嵩日,應系單于款塞心。
下武新周烈,謳歌屬禹謨。恭聞始元詔,遠紹帝軒圖。山海無加賦,戎胡遂息徒。英風逾草偃,俯仰逮樵蘇。已作華顛老,欣聞紫詔新。經綸兼事事,哀痛及人人。愿輟須臾死,求觀富壽民。短歌隨擊壤,感動不無神。
金門何事轉愁予,日見紅塵上錦裾。祗為思歸長數雁,幾因多病欲焚魚。鄉心瓦上三更雨,客計床頭數卷書。幸藉旬休聊閉閣,文園從此臥相如。
借地安樵爨,秋煙滿桂叢。禍因貧賤少,詩到亂離工。有妹音徽隔,諸兒起臥同。數畦烏口稻,滿待熟天風。
相逢湖海合吳鉤,笑拂青萍上酒樓。坐里風霜流覆局,檐前星斗墜藏鬮。三生障業輸芒蹻,十口生涯問敝裘。取高歌酬令節,紅牙催拍按梁州。
聞誅一夫紂,能畢百年功。奔彘憐宵遁,避椎慚鬼雄。羨魚意敢必,覆鹿夢難窮。回望長安闕,斜陽正晦曚。
黃梅細雨濕征衣,四月江天暑尚微。彭澤至今遺縣在,陶潛從此棄官歸。當時天下方憂亂,后日中原自解圍。叩馬誰能重進諫,北風無限故山薇。
人前漸慣學癡聾,不計雌黃不計功。春色常新三徑綠,書聲依舊一燈紅。天南地北停云在,古往今來隙駟匆。山水怡情殊自得,粗茶淡飯布衣中。
夜直南宮碧樹涼,青藜獨賜挍書郎。玉蟾水咽云生硯,金鴨香銷月轉廊。萬古唐虞尊訓誥,一時燕許擅文章。書成未使人間讀,錦襲緘題進御床。
盛年不可再,嘉會豈可常。天地若蘧廬,壽命如朝霜。乍作萍梗合,忽為參與商。郡人驅馬送,載酒河之梁。絲竹豈不洽,客餞寧盡觴。有懷不能道,晤促別日長。
為客少安睡,終宵聽雨聲。每因年歲晚,不稱路途情。貧賤交游少,疏豪去就輕。蕭蕭須發改,殊覺負平生。
檐外菁蔥玉樹排,小山叢桂近當階。出云好看飆輪頂,云出飆輪忽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