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通政沈知事父靜軒母陳氏
有子通朝藉,遺芳祖汴州。靜便時看槿,機息自盟鷗。行不慚張仲,文誰繼隱侯。懷賢人共指,石屋嶺東丘。
沈郎賢令母,原自許溪來。閱世仁人壽,持家烈婦才。香云飛不返,慈竹死難栽。壸德流芳處,篇詩屢寄哀。
有子通朝藉,遺芳祖汴州。靜便時看槿,機息自盟鷗。行不慚張仲,文誰繼隱侯。懷賢人共指,石屋嶺東丘。
沈郎賢令母,原自許溪來。閱世仁人壽,持家烈婦才。香云飛不返,慈竹死難栽。壸德流芳處,篇詩屢寄哀。
有兒子在朝廷任職聲名遠揚,家族遺留下的美好名聲源自汴州。閑靜時觀賞木槿花,息止機心與鷗鳥結盟。品行堪比張仲問心無愧,文章才華誰能繼承沈隱侯。大家都指向懷念賢人的地方,是石屋嶺東邊的山丘。沈郎有賢良的母親,原本來自許溪。歷經世事仁愛之人長壽,操持家務有烈婦般的才能。如香云一去不返,慈竹死去難以再栽。女德流芳之處,多篇詩作屢屢寄托哀傷。
通朝藉:在朝廷有聲譽。
遺芳:遺留的美好名聲。
靜便:閑靜適宜。槿:木槿花。
機息:息止機心。盟鷗:與鷗鳥結盟,比喻隱居。
張仲:《詩經》中稱贊的賢良之人。
隱侯:指南朝梁沈約,他封隱侯,以文才著稱。
閱世:經歷世事。
壸德:女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赡苁巧蛑碌母改溉ナ篮螅髡邽楸磉_對逝者的悼念和對沈知事家族的敬意而作。當時社會注重家族聲譽和品德,此詩也是對逝者品德的一種宣揚。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沈知事的父母,突出他們的賢德品行。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意象豐富,在情感表達上深沉內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文化氛圍。
期會文書日日忙,
偷門聊得臥方床。
花藏密葉多時在,
風度疏簾特地涼。
野艇空懷菱蔓滑,
冰盆誰弄藕絲長。
角聲喚起東歸夢,
十里平湖一草堂。
囊底枯螢,檐頭干鵲,辛苦功名亦何樂。饒他虎氣今為鼠,盡教龍蟄猶如蠖。賣漿家,販繒市,多寥落。
私羨尚平登五岳,何用季心矜一諾。今古英豪總蕭索。東華軟塵劇奔走,北邙枯冢終棲托。猛回頭,上蔡犬,華亭鶴。
我此潑天門戶
大地一網俱收
若是祥麟瑞鳳
從教戴角擎頭
遠希大慧無,
近笑孤峰絮。
多少初地人,
爭問末后句。
石橋西下白楊堆
宿草初從暖氣回
一陌紙錢三滴酒
幾家墳上子孫來
昨夜宴南堂,華燈燭九光。
削青爭落筆,舉白斗飛觴。
祇覺輝裴玉,寧思夢謝塘。
解煩多蜜勺,藉俎半蘭芳。
促席風弦怨,開簾月露涼。
酡顏君莫訴,西北轉銀潢。
畏景苦炎蒸,風亭思櫛沐。
佳文來稚孫,急披若新浴。
老眼忽一明,細書耐三復。
理法頗愜心,精神亦滿腹。
山公曰馨兒,韓門數高足。
出語驚長老,翹秀動凡目。
不作巨川舟,定是豐年玉。
念昔爾高曾,德累膏加沃。
莫學癡伯翁,官同魚上竹。
業精無過勤,學優端在熟。
積書如積金,能使要能讀。
勿局管中窺,當穿垣外矚。
麟角果然成,鰲頭不難卜。
吾宗久未振,汝志毋待督。
海門一步地,形勢可全收。
欲作圖王想,來成控北謀。
臺荒摧雪浪,砌冷老邊秋。
欲問滄桑事,麻姑尚黑頭。
垂楊別館。矗矗高樓當翠巘。草綠閑階。蛺蝶尋芳自往來。
主人何處??妥斫鹭闯钊漳?。燕入誰家。落盡東風第一花。
莽將覺悟了心傳,坐透鳶魚自在天。我亦鳶魚中坐看,此身元是碧圓圓。
一坐蒲團幾百功,渾淪打破作圓通。腐儒只欲泥君竅,萬古仍收混沌中。
昔年去看山,手扳萬仞如飛猿。今年去看山,循循咫尺如蚰蜒。彭殤老壯真倏忽,安得在世嘗酡顏。武彝天壽皆往昔,九仙戶牖反泫然。為因茲山稟神秀,天池絕頂吐涓涓。昆侖瑤池此滲液,星宿下注基流元。腴田繪地來灌溉,琪枝琳草殊翩翩。高比泰華耀南極,俯視南溟如杯盤。九仙列坐九拳石,團團似挹池之邊。樵豎相傳每如此,名稱至今雄九仙。青龍玉華皆子姓,神姿異骨得奇權。上游飛馳作門戶,回環百里分墻垣。日月風雷悉經此,飛魚宿豹藏般般。昔年宅兆居其下,嘗欲祭海先河源。偶修郡志乃搜入,招提亦與記靈園。靈臺靈沼半天上,巀嶭畏忌勞間關。非疑四愁在此處,何因平子發之嘆。蓋由宿昔好奇勝,功名不慕慕游山。襄陽冠蓋不愿往,愿從龐公采藥還。而今老病在山下,抱樸松風聽之間。簾泉石樓不可到,安不淚下如流泉。于戲,天地可望不可即,謾期兩腋習習生風翰。
扁舟遙指鴨婆潭
十里瀠洄水蔚藍
一片樓臺煙雨里
分明風景似江南
帆影入蒼翠,霞光散碧霄。
平沙人喚渡,高樹鳥爭條。
古堠消殘雪,寒風生暮潮。
客情容易倦,莫負月明宵。
春風吹客思,高詠滿山川。
落日疏森木,孤帆貼暮天。
潮平鷗夢穩,江靜月光圓。
漫說征途苦,深宵未忍眠。
群材欣向榮,志士寂無托。
獨鳥千里飛,天末孤云泊。
越女殊西子,秦聲異別鶴。
守貞不辭貧,怡怡內常樂。
高歌戛金玉,其聲震寥廓。
歲華忽已晚,志士將奈何。
摧車眷前修,停澤無馀波。
知命守窮賤,脫屣南山阿。
出從麋鹿游,坐與猿鳥歌。
采菊復采薇,聊以養天和。
悲歌壯燕趙,慷慨付秋風。熱血酒盈盞,愁心詩滿筒。識時誰俊杰,說法喚愚蒙。恨恥南朝甚,重重劫火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