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巡行;巡察。
1.出自《三國志·吳志·陸遜傳》遜遣親人韓扁赍表奉報,還,遇敵于沔中,鈔邏得扁。
2.出自《貴耳集》錢穆父尹開封,有店主告有道人獨賃一房……擁爐鑄錢,未半夜,三千成矣,不敢不告。穆父遣人邏之。
3.出自《牧犢行》牧童牧犢畏虎欺,挽弓邏之不敢離。
4.出自《圍城紀事六詠·警奸》邏者見之喜且嘩,侵晨縛送縣令衙。
2.
邏卒;巡行兵。
1.出自《魏書·袁翻傳》廣開戍邏,多置帥領。
2.出自《新唐書·李密傳》密羸行入關,為邏所獲,與支黨護送帝所。
3.出自《宋史·薛向傳》向諜知之,主者覺,縱使亡去,向遣邏捕取之。
4.出自《孝靖顏先生傳》先生左足傷,為邏所得。
3.
遮攔。
1.出自《演雅》詩桑蠶作繭自纏裹,蛛蝥結網工遮邏。
2.出自《炎徼紀聞·岑猛》華林賊,來亦得,土兵來,死不測。黃狐跳梁白狐立,十家九家邏柴棘。
4.
山溪的邊緣。
1.出自《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詩海虛爭翡翠,溪邏斗芙蓉。
2.出自《中巖》詩赤巖倚竛竮,翠邏森戌削。
5.
用同“捋”。參見“邏袖”。
1.出自《西游記》又只見那洞外跳出幾個小妖,在外邊??喝喝,伸拳邏袖,弄棒拈槍。
1.優愁與歡喜。
1.謂心中憂危。
2.憂患險惡。
1.憂愁的心。
2.心里擔憂。
1.憂慮不安貌。
1.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形容十分焦急。語本《詩.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搗。"
1.心里憂愁得像火燒。形容十分焦急。
1.憂患之端。
1.憂郁的情緒。
1.戲謔。
1.深憂。
1.憂愁的容顏。
1.憂慮疑懼。
1.猶憂慮,擔心。
1.心情郁抑。
1.亦作"憂悒"。
2.愁悶抑郁。
1.見"憂邑"。
1.《左傳.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后以"憂魚"指擔心水患。
1.憂慮。
1.憂愁怨恨。
1.憂愁窮困。
1.憂郁惱怒。
1.負責,擔負重任。
2.責任,重任。
1.憂愁恐懼。
1.深切憂慮。
1.亦作"憂矚"。
2.憂國憂民的屬望。
1.見"憂屬"。
1.憂慮不安。
1.憂慮焦急。
1.長遠。
1.《詩.大雅.鳧鹥》"既燕于宗,福祿攸降。公尸燕飲,福祿來崇。"攸﹑來俱語中助詞,無義。崇,聚◇以"攸崇"為積聚之義,多用于賀人壽誕。
1.笑貌。
1.遠隔。
1.閑適安樂。
1.傳說為夏禹之妃。
1.迅疾貌。
2.閑適從容貌。
1.謂心性弛放。攸,通"悠"。
1.遙遠貌。
2.迅疾貌;急速貌。
3.憂思貌。攸,通"悠"。
4.猶短短的。
1.安閑從容,自得其樂的樣子。
1.遙遠,遼遠。
1.形容低沉幽微的聲音。
1.鳥鳴聲。
1.象聲詞。形容鳥獸低鳴聲。
擬聲詞呦呦鹿鳴|呦呦有聲|呦呦地哭了。
1.象聲詞。形容細吟低唱聲。
1.亦作"幽靄"。幽深貌。
2.盛貌。
1.見"幽藹"。
1.幽暗;昏暗。
1.昏暗之中。
1.昏暗不明。
1.暗淡;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