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滑行;(往下)滑。
2.
動詞
偷偷地跑開;悄悄地進入。
3.
形容詞
光滑;平滑。
4.
動詞
〈口〉稍微看看。
5.
動詞
沿著,順著。
6.
副詞
〈方〉很;非常(用在某些單音節形容詞前)。
7.
同“熘”。
1.
亦作“澑”。
2.
偷偷地走;悄悄地走。
1.出自《桃花女》倘或禮物有些不臻,打將起來,我在后面好溜。
2.出自《儒林外史》景蘭江見不是事,悄悄在黑影里把匡超人拉了一把,往小巷內,兩人溜了。
3.出自《上海的早晨》他旋即關緊了大門,好像防備有壞人跟在汽車后面溜進來似的。
4.出自《把一切獻給黨·童年》﹝我﹞急急忙忙地跑到直井圍墻門口,趁警察不注意,溜了進去。
3.
順手竊取;偷偷地拿。
1.出自《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差人各溜過幾件細軟東西,到拿地方同去回官。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被我趁他不見,溜了一張來。
3.出自《團花鳳》你到莫弄風家里溜出那股釵兒,便拿來見我。
4.
隨順;順著。
1.出自《紅樓夢》你想想那老子娘,在那邊管家爺們跟前,比我們還會溜呢。
2.出自《三千里江山》溜著繩子一找,好家伙,十來個槍手都藏在大土坑里,有板有眼拉著繩子。
5.
一種烹調法。微煮一下或經油炸后再加芡粉。
1.出自《新方言·釋器》江浙人謂食物入釜微煮曰溜。
2.出自《大波》把昨天留下的宣威火腿切一截,另外炒個醋溜蓮花白。
6.
詞綴。用在形容詞之前或之后,多疊用。參見“溜嚴”。
1.出自《水滸傳》光溜溜一雙賊眼,只脧趁施主嬌娘。
2.出自《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陳州糶米記》棒打棠梨甜蜜蜜,鞭敲酸棗醋溜溜。
7.
滑動;滑落。
1.出自《浣溪沙》詞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2.出自《插花吟》酒涵花影紅光溜,爭忍花前不醉歸。
3.出自《兒女英雄傳》這個當兒,那紀獻堂離開書房,一似溜了韁的野馬,益發淘氣得無法無天。
4.出自《銅墻鐵壁》這時剛下過雨,地皮松軟,陡斜的山崖溜下去也跌不死人。
1.猶圣時。
1.對皇帝的尊稱。宸﹐帝王所居之處。引申為帝王的代稱。
1.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作用的城市。
2.宗教徒稱與教主或教中重要人物生平事跡有重大關系的城市。
1.圣明慈祥。舊時對皇帝或皇太后的諛稱。
1.舊稱帝王明察之辭。
1.舊時對于當代的諛稱。
1.指天子的誕辰。
西歐、北美等地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節日期間,各教會進行隆重的圣誕禮拜或圣誕彌撒儀式。教徒們在家里裝飾圣誕樹,有的扮演圣誕老人”,給孩子送禮物;夜里舉行食物豐盛的圣誕會餐。
西方童話故事人物。據稱是一個白須紅袍的老人,每年圣誕夜駕鹿橇自北方來,從煙囪進入每家每戶,把禮物放進掛在孩子們床頭的襪筒里。被人們視為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圣者。西方國家在圣誕節有扮演圣誕老人分送禮品的風俗。
1.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
2.佛教謂出離生死煩惱之道。即"四圣諦"與"八正道"的合稱。
1.謂迅速靈敏地知道。多用于詩詞。
1.見"圣德"。
1.亦作"圣惪"。
2.猶言至高無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稱圣人者。也用以稱帝德。
1.上谷間因光線通過云霧經衍射作用而產生的光環。古人以為神異﹐謂之圣燈。
1.神圣的境界。
2.指祖國的土地或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及紀念意義的地方。
3.宗教徒稱與教主生平事跡有重大關系的地方﹐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耶路撒冷﹐伊斯蘭教的麥加﹑麥地那等。亦稱與某種宗教有關﹐被其信徒視為神圣的地方。
1.猶圣主﹐圣君。
1.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泛稱歷代英明的帝王。
1.梵文的意譯﹐即神圣的真理。佛教基本教義之一。
1.圣人的經典法則。
2.泛指各種宗教的經典。
1.謂帝王的氣度。
1.帝王的決斷。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首都和港口。人口4萬多(1991年)??煽?、咖啡、椰干等農產品加工點和出口港。有國際航空站。
1.帝王的恩寵。
2.用于神佛之類。
1.圣人的法則。
2.指皇帝所制定的法令。即封建時代的國法。
3.佛教對佛法之稱。
1.圣人和帝王的儀范或畫像。
哥倫比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連郊區約668萬(1994年)。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和陸、空交通樞紐。有紡織、化工、水泥等工業,以銀質工藝品、綠寶石加工著名。多古建筑和藝術遺跡,有黃金和綠寶石博物館等。為美洲文化名城。
1.對太上皇的尊稱。
2."上帝圣父"(godthefather)的簡稱?;浇袒拘艞l三位一體中的第一位。
1.謂至圣之功。
2.謂帝王的功業。
3.神靈的功力。
1.猶圣體。臣下稱皇帝的身體。亦代指皇帝。
1.傳說中稱得道成仙的女子。
1.傳說中有神異事跡的鼓。
1.圣人的規范和法度。
1.圣人的規范。多指儒家之教。
1.稱皇帝。古人常以國家為天子之代稱﹐故言圣國。
1.佛教語。猶正果。佛教修行所達到的圓滿境界。
1.指傳說中海外仙人所居之處。
1.猶圣君。
1.棗的別稱。
1.皇上的心意。
1.對皇帝的尊稱。
1.圣德的光輝。多為稱頌帝王之詞。
1.指節度使。唐代節度使為一道之主,故稱。
1.節度使所自辟的僚屬。
1.書法術語。指行筆的轉折呼應。
1.搬弄口舌。
1.猶作弄。
2.支配;擺布。
1.開始,起初。
1.開始創制。
2.首創。
1.立春日。
1.謂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