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面因風吹而形成的波紋。亦指微波。參見“漣猗”。
1.出自《山居賦》拂青林而激波,揮白沙而生漣。
2.出自《太平廣記》遂下游於江畔,見江潭深凈,秋色可愛,輕漣不動,鏡涵遠虛。
2.
淚流不斷貌。參見“漣如”。
1.出自《玉壺吟》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2.出自《蕭史青門曲》苦憶先皇涕淚漣,長平嬌小最堪憐。
3.出自《再生緣》每傷薄命芳心苦,常惜青春血淚漣。
3.
黏。
1.出自《敵后日記摘抄·七月二十八日》又棒頭計有二種,佳者名漣棒,粒小,桿細,性漣,可代糯米磨粉制餅。
4.
水名。在江蘇省漣水縣北,一名漣河,又稱沭水。流經沭陽縣境,分中漣、東漣、西漣,潴桑墟湖,東入東海。參閱《元和郡縣志·泗州》、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四·淮安府》。
1.出自《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四?淮安府》漣水,(安東)縣西北三里,即沭陽縣之沭水分流也,在沭陽者曰南漣,在縣者曰北漣,又有西漣、中漣、東漣之名。
5.
水名。在湖南省中部,源出漣源市,東流經湘鄉市,至湘潭市注入湘江。
1.出自《水經注·漣水》漣水出連道縣西,資水之別……又東北至臨湘縣西南,東入于湘。
6.
水名。在廣東省南雄市境內。
1.出自《水經注·溱水》漣水南流注于東溪,謂之漣口,庾仲初謂之大庾嶠水也。
1.纂集訓釋。
1.謂軍隊嚴裝﹑戒備。猶今之戒嚴。
2.集結行裝。
1.撰述。
1.繼承大業。
2.編刊。
1.繼嗣后裔。
1.編輯撰述。
1.編輯著述。
1.纂集綜合。
1.赤色綬帶。亦泛指精美的織錦。
2.編織。多指精美的織物。
3.搜集編撰。
1.集聚貌。
1.做作。
1.長而尖削貌。
1.見"鉆冰求火"。
1.見"鉆研"。
1.鉆營并充任。
對工件進行鉆孔的機床。還可進行擴孔、鉸孔、攻絲和刮平面等加工。
1.鉆營﹔謀求。
2.譏刺指摘。
1.以刀穿刺。指歃血盟誓。
1.謂鄉村夫婦燈市日進城游逛。
1.攢動﹐相聚而動。
1.比喻千方百計地尋找時機。
1.斷發﹔剪發。鉆﹐通"劗"。
1.亦作"鑽訪"。
2.千方百計地訪求。
1.猶鉆空子。
1.猶鉆營。
1.指干狎邪之事。
2.指官場中的鉆營活動。
1.《景德傳燈錄.古靈神贊禪師》﹕"其師又一日在窗下看經﹐蜂子投窗紙求出。師睹之曰﹕'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鉆他故紙﹐驢年去其?'"后常用"鉆故紙"比喻一味死讀古書。
1.鉆通李核。形容吝嗇。語本《晉書.王戎傳》﹕"﹝王戎﹞家有好李﹐常出貨之﹐恐人得種﹐恒鉆其核。以此獲譏于世。"
1.謂公公淫污兒媳。
1.鉆木取火。亦泛指生火。
2.見"鉆燧改火"。
1.鉆探機。
1.靈活﹔機靈。
1.鑲著鉆石的戒指。
1.深入鉆研的勁頭。
1.利用大型鉆機鉆鑿豎井。
用來在水上鉆井并移位的船。鉆井時漂浮水上,適于深水作業。多將井架設在船的中央,以減小船體搖蕩對鉆井工作的影響。多具自航能力,無自航能力的又稱鉆井駁”。
用于鉆井的設備。包括提升、旋轉、鉆具和反循環洗井四部分。提升部分用于升降鉆具和提吊鋼筋混凝土井壁。旋轉部分用于使鉆頭旋轉,以破碎土巖。反循環洗井部分用于使泥漿循環清洗井底并將巖屑帶到地面。
在海底油、氣田勘探或開采中,進行海上鉆井作業的一種海洋工程結構。具有一個高于水面,能避開波浪沖擊的平臺甲板,其上設有井架、鉆機、鉆管、泥漿泵等設備和器材,備有人員生活設施。分固定式和移動式兩大類。
1.謂鉆營的工具。
1.利用空隙或漏洞進行活動。亦指利用可乘的機會。
1.謂偷情。
1.猶言乘機偷懶。
1.謂逢迎湊趣﹐耍弄乖巧。
2.指逢迎湊趣﹐耍弄乖巧的人。
1.僧人稱雞的隱詞。
1.見"鉆礪"。
1.亦作"鉆厲"。亦作"鉆硃"。
2.鉆研琢磨。
1.磨礪鍛煉。
1.鉆營門路﹐巴結權貴。
1.亦作"鑚摩"。亦作"鉆磨"。
2.鉆研揣摩。
1.鉆營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