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病。
1.出自《左傳·哀公元年》天有菑癘,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2.出自《呂氏春秋·仲冬》〔仲冬〕行春令則蟲螟為敗,水泉減竭,民多疾癘。
3.出自《贈別元十八協律》詩藥物防瘴癘,書勸養形神。
2.
惡瘡;麻風。
1.出自《山海經·西山經》〔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食之已癘。
2.出自《素問·脈要精微論》脈風成為癘。
3.出自《史記·刺客列傳》豫讓又漆身為厲
4.出自《捕蛇者說》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3.
殺。
1.出自《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臣生不報陛下,死為鬼以癘賊。
2.出自《管子?五行》春辟勿時,苗足本,不癘雛鷇,不夭麑?。
4.
通“勵”。
5.
磨煉;勉勵。
1.出自《隸釋·漢衛尉衡方碑》砥仁癘義。
2.出自《隸釋·漢帝堯碑》學徒莫不勸樂,咸曰張父敦我已德,癘我已仁。
1.放任。
1.母虎。
1.牛角。
1.母馬。
1.母牛。
1.母馬。
1.雌性的犀牛。又稱兕犀﹑沙犀。
1.停止。
1.疾病。
1.水侵蝕的污跡。
1.猶逐漸。
1.浸染。
1.東漢徐穉常于家預先炙雞一只,并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曝干以裹雞。遇有喪事,則徑攜墓前,以水漬綿使有酒氣,祭畢即去,不見喪主。見《后漢書.徐稚傳》及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因以"漬酒"為朋友間吊喪墓祭的典故。
1.淘米。
1.墨跡,字跡。
2.積聚墨汁。
1.猶傳染。
1.污染,弄臟。
1.形容滿是汗水或淚水的樣子。
1.亦作"眥垢"。
2.眼眵。俗稱眼屎。
1.猶眥裂。
1.猶眼淚。
1.目眶瞪裂。形容盛怒。語本《史記.項羽本紀》"﹝樊噲﹞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
1.審閱。
1.眼眶瞪裂而出的血。猶血淚。
1.酌酒。
1.舊稱他人之仆。
1.對佛經或道經的敬稱。
2.尊崇經典。經﹐指儒家經典。
1.尊崇敬重。
1.猶杯酒。
1.尊貴的爵位。
2.尊崇有爵位者。
3.泛指禮器或酒器。
1.尊崇國君。
2.對人父親的敬稱。
1.尊貴的賓客。
2.敬重賓客。
1.對人妻室的敬稱。閫﹐閨門。
1.對人妻室的敬稱。
1.位尊年老。
2.僅指年老。
3.稱年高的長輩﹐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
4.稱德重年長的高僧。
1.泛指酒器。
1.對他人家屬的敬稱。
1.尊崇禮法。
2.隆重的禮儀。《國語.越語下》"王曰'與人奈何?'對曰'卑辭尊禮﹐玩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與之市。'"韋昭注"言當卑約其辭﹑尊重其禮以求平。"一說﹐尊禮﹐撙禮。謂貶抑自己的身份﹐不敢以平等之禮相待。見俞樾《群經平議.國語二》"卑辭尊禮"。
3.敬重而厚待。
1.居尊臨下。猶言統治和管轄。
2.敬詞。猶光臨。多于迎候尊者時用之。
3.舊謂君父來臨。
1.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1.向對方表問候之詞。舊時多用于書信。履﹐步履。
1.對人家族的敬稱。
2.對人宅第的敬稱。
1.重要而深秘。
1.崇高的聲名。
2.指帝號。
3.謂稱頌其聲譽。
4.猶大名。對人名字的敬稱。
1.謂尊敬地對待并且明示于人。
2.尊重賢明的人。
3.猶圣明。
4.指圣明之君。
1.尊崇政令。
2.對對方囑托的敬稱。
1.尊崇仰慕。
1.高齡。
2.敬重老年人。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2.尊長之前。書信中的敬詞。
1.指輩分高的親屬。如父母﹑伯叔父母﹑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夫或妻之父母等。參見"尊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