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屴崱”。形容山峰高聳。
1.出自《題顏輝山水》詩蒼龍渡海成疊嶂,屴崱西來勢何壯。
2.出自《由天都峰趾徑蓮華峰》詩天都屴崱不可上,縋腰束胸將安往?
2.
見“屴崱”。形容態度端莊。
1.出自《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隱笑甚艱難,斂容還屴崱。
3.
見“崱屴”。高大峻險貌。
1.出自《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屴嵫厘,岑崟崰嶷,駢巃嵸兮。
2.出自《望摘星陀》詩蜿蜒眾山伏,崱屴一峰挺。
3.出自《自居庸關南騎行入口漫成》詩從容一騎蹴平沙,崱屴群山夾道遮。
4.出自《學梁王兔園賦》左覽蒼梧,右眺鄧林。崩石梧岸,崱屴藏陰。
4.
見“崱屴”。挺拔貌。
1.出自《驕兒詩》豪鷹毛崱屴,猛馬氣佶傈。
2.出自《題趙文敏公畫松》詩交加各軒翥,崱屴相倚立。
3.出自《試兒行為天標令子賦》豪鷹崱屴毛骨異,敢以凡鳥題門樞。
1.天道,宇宙自然運行之常道。亦借指君主效法天道以實行統治的方法。
1.環堵。指門。
1.測量圓的方法。
2.指幣制。
1.圓與方。方圓。
2.古謂天圓而地方,故以"圜方"指天地。
1.獄門。亦借指為牢獄。
1.古代主管貨幣﹑金融的機構。
1.圓蓋。指天。
1.儒者戴的圓形帽子。也叫鷸冠。
1.王莽時所造貨幣上的圓孔。
1.古代飲器名。周代士旅食時所用之壺。
1.錢幣。
1.漩渦急流。
1.圓周率。
1.圓門。獄門。
1.圓魄。圓月。
1.古代錢幣。周始立九府圜法,鑄圓形圓孔狀錢幣,后改為圓形方孔,遂為中國古代錢幣的基本形狀。
1.牢獄。
1.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亦用以祭天地。
1.同"圜丘"。
1.古代宮殿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臺,臺上起樓觀,上圓下方。
1.圓形小屋。
1.互相顧看;向四周看。
1.獄室。
2.神話傳說中養虬龍的處所。
1.即圜丘。
1.牢獄。
1.包圍。
1.天。
1.見"圓鑿方枘"。
1.猶天道。借指天。
1.古樂十二律之一,一名夾鐘。
1.旋轉。
1.即原蠶。第二次孵化的蠶。
1.形容說話和緩而連續不斷。
1.見"邍隰"。
1.高平干燥地和低下潮濕地。
1.海鳥名。
1.深遠玄奧。
1.遠方;國外。
1.遠大的抱負。
1.猶疏遠。
1.遠及;傳布遠方。
1.遠方邊邑。
1.邊遠地區;遠方。
1.離別到很遠的地方去。
1.傳播到遠方。
1.到遠處徒步旅游。
1.高遠的節操。
1.遠處的山。
1.猶遠揚。
2.高遠豁達。
1.謂響徹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