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書籍等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
2.
動詞
指“裱糊”。用紙或其他材料糊屋子的墻壁或頂棚。
1.
亦作“褾”。
2.
婦女領巾。
1.出自《方言》帍裱謂之被巾。
2.出自《廣雅·釋器》帍裱,被巾也。
3.
裝潢或修補書畫。
1.出自《跋漢隸》友人蒲陽方士繇伯謨,親視裝褾,故無一字差謬者。
2.出自《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大尹已將行樂圖取去遺筆,重新裱過,給還梅氏收領。
3.出自《四世同堂》在棺材要蓋上的時候,她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小卷,沒有裱過,顏色已灰黃了的紙來,放在兒子的手旁。
4.出自《北京人》我說你們怎么啦!愫小姐畫張畫也值得你這樣大驚小怪的,又賦詩,又題字,又親自送去裱。
4.
指裱褙之物的正面。參見“裱褙”。
1.出自《金史·百官志四》官誥。親王,紅遍地云氣翔鸞錦褾,金鸞五色羅十五幅,寶裝犀軸。
5.
裱糊(墻壁、門窗等)。
1.出自《聊齋志異·余德》尹至其家,見屋壁俱用明光紙裱,潔如鏡。
2.出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臺級為床,前后借湊,可作三榻,間以板而裱以紙,則前后上下皆越絕。
3.出自《小說選刊》先前在顏料行當過伙計……這幾年也畫老虎,也裱仰塵,也油箱子。
1.視天象變化以附會人事,預言吉兇。
2.指根據天象變化預測自然界的災異和天氣變化。
1.古代以占候為職業的人。
1.猶言奸佞。
1.插花的盤子。
1.對地域﹑場所強行取得或保持。
1.以占卜推斷(事情)。
2.取決于口傳。
1.即卜課。
1.取得第一。
1.占據。多指非分據有。
以強力取得、據有占領戰略要地|占領市場。
1.留下據為己有。
1.估價出售。
1.強占冒領。
2.占空額冒充。
1.圓夢。卜度夢的吉兇。
2.指以圓夢為職的人。
1.招募;募集。
2.報名應募。
1.察看墓地的風水。
1.占卜年成的豐歉。
1.行院用語。在嫖客,謂包占妓女;在妓女,則謂于某一場所居于首位。
1.猶哄騙。
1.占盡,占有。
2.指在編制而不能盡職。
3.指在編制而不能盡職者。
4.違法占取。
1.觀云氣風色以測吉兇。
1.占上風,占優勢。
1.討便宜。
1.猶占有。
1.掌占卜的官員。
2.觀察人。
1.觀察日的運行,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
1.占卜時觀察龜兆的兆氣。
2.察觀人的面相﹑氣色以推斷吉兇。
1.謂占據有利地位;處于優勢。
1.猜測。
1.古以排列蓍草占問吉兇。泛指占卜。
1.觀察。
1.古以蓍草卜問禍福◇亦泛指占卜活動。
1.口授。
1.關于占卜的書。
1.占卜之術。
1.觀察歲星(即木星)的運行以推算制歷。
2.占卜一年的吉兇。
1.觀測天象。
2.古代負責觀測天象的官員。
晉初限制土地占有量的制度。西晉時為保證賦稅收入和徭役負擔,于公元280-289年間規定男子占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各級官員按品級高低占五十頃至十頃不等。但制度無法真正實施。
1.言談,談吐。
1.察問。
2.占卜以問吉兇。
1.處于優先地位。
1.觀察某些自然現象或人的面貌﹑氣色等,以推斷吉兇禍福。
2.觀察;端詳。
1.輕薄貌。
1.當面致詞道謝。
1.宋時農家根據正月上旬辛日出現之遲早預卜當年麥收,謂之"占辛"。辛日遲,則麥熟。
1.尋找職業。
2.找岔子。
1.詈詞。自尋死路。
1.買賣時找還的零頭尾數。
1.尋找。
2.找岔子。
1.補足欠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