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謹慎而恭敬。
2.
名詞
(Kè)姓。
1.
亦作“愙”。
2.
恭敬,恭謹。
1.出自《詩·商頌·那》溫恭朝夕,執事有恪。
2.出自《補亡詩·白華》終晨三省,匪惰其恪。
3.出自《太白山祠堂碑》邑令裴均,臨事有恪。
4.出自《聊齋志異·陸判》遍撻侍女,謂所守不恪,致葬犬腹。
3.
莊嚴。
1.出自《風俗通·過譽·汝南陳茂君因》容止嚴恪,須眉甚偉。
2.出自《太平御覽》高恪寡素,晉國憚之。
4.
通“格”。上升。
1.出自《左傳·昭公七年》且追命襄公曰:“叔父陟恪,在我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余敢忘高圉、亞圉?”
5.
通“格”。法式;標準。參見“恪言”。
1.出自《逸周書·小開武》允哉,余聞在昔訓典中,規非時罔有恪言,日正余不足。
6.
對先朝帝王后裔受封爵者的敬稱。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中》殷后宋公孔弘,運轉次移,更封為章昭侯,位為恪。
3.出自《新唐書·文藝傳·王勃》於是玄宗下詔以唐承漢,黜隋以前帝王,廢介酅公,尊周漢為二王后,以商為三恪,京城起周武王、漢高祖廟。
4.出自《焦氏筆乘·古字有通用假借用》“以備三恪”,恪當讀為客,恪、客古通用。
7.
姓。晉有郎中令恪啟。見《通志·氏族五》。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恪氏,晉有郎中令恪啟,望出陳留。
①指宇宙飛船。②舊時指飛艇。
1.飛駛的輟車。
1.飛泉。
1.飛逐。
1.高架的椽子。
1.道家煉制的丹藥。
2.猶飛紅。緋紅。
①裝有自動飛行裝置的炸彈,如導彈。②流彈。
1.飄飄蕩蕩。
1.迅疾地揮刀。
2.一種短刀。用以投擲殺傷對手。亦指凌空擲出的匕首。
1.通向高處的階道。
1.高山上的石臺階。
1.疾飛的箭。
①指位居甲?。h)而行政上隸屬乙?。h)的土地。②指甲國境內的隸屬乙國的領土。
1.迅速遞送。
1.閃電。
2.馬名。
1.高聳的殿屋。
1.快件文書。
1.舊時抽丁,抓來的名冊外的壯丁。
1.飄逸生動。
2.猶振奮。
3.飛揚飄動。
1.高聳的屋梁。
1.在上空越過。
造謠生事,搬弄是非。‘飛’也作蜚。
1.亦作"飛遁"。飄然遠引。
2.指飄然遠引者;隱士。
3.飛快逃避。
1.蛾子。有趨光的習性。
1.比喻不惜犧牲而有所作為﹐或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1.見"飛蛾赴火"。
1.見"飛蛾赴火"。
1.見"飛蛾投火"。
比喻自取滅亡。也說飛蛾撲火。
1.指高崖。
1.能聽遠方聲音的耳朵。猶順風耳。
1.縱鷹隼捕獵。
2.很快放出。
1.飄揚貌。
2.飛行貌。
3.指飛鳥。
4.紛亂貌。
5.象聲詞。
1.形容疾速。
1.指兵刃。
1.靴名。
1.漢代易學術語。以卦見者為飛,不見者為伏;以飛為未來﹐伏為既往『儒用以占驗吉兇。詳見《京氏易傳》﹑清惠棟《易漢學》。
2.流動隱伏。
3.指社會地位的高低。
1.飛翔的野鴨。
2.猶飛鳧舃。
3.箭名。
4.借指輕舟。
1.指會飛的仙鞋。典出《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王喬者,河東人也。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詔尚方?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南朝梁沈約《和謝宣城》﹕"王喬飛鳧舃﹐東方金馬門。"后亦借指官員。
1.舟行貌。
2.上升貌。
1.謂祭起符箓。
2.指符箓。
3.急速傳送的兵符。
1.馳車;驅車。
2.高高的車篷。亦借指車。
1.指雨。
1.亦作"飛合"。
2.架空建筑的閣道。
3.高閣。
1.謂丈量田地越過界限。弓,丈量用的弓尺。
1.傳杯。
1.頻頻傳杯。
1.指宴飲的酒器。
1.古代兵器的一種。
1.謂無端構陷。
2.高聳的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