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可以,能,足以。
2.
動詞
能忍受;能承受,能支持。
3.
名詞
(Kān)姓。
1.
地面突起處。
1.出自《說文·土部》堪,地突也。
2.
指天道。參見“堪輿”。
1.出自《解祟賦》燉堪輿為巘鏊兮,??云漢而成霞。
2.出自《中塘梅林》詩物有據其會,感召驚堪輿。
3.出自《植柘陳翁刲股卷》詩茫??拜泝?,此意誠苦辛。
4.出自《漢書·揚雄傳上》屬堪輿以壁壘兮,梢夔魖而抶獝狂。
5.出自《文選·揚雄〈甘泉賦〉》堪,天道也;輿,地道也。
3.
勝任。
1.出自《儀禮·士昏禮》對曰:“某之子不教,唯恐弗堪?!?/p>
2.出自《國語·周語下》若不堪重,則多作輕而行之。
3.出自《玉篇?土部》堪,任也。
4.
能承受。
1.出自《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出自《寓簡》老病廢忘,豈堪英俊如此責望!
3.出自《走進太陽里去》本來是疲勞不堪的隊伍一時又來了精神。
5.
能夠;可以。
1.出自《書·多方》惟爾多方,罔堪顧之。
2.出自《齊民要術·種桑柘》三年,間斸去,堪為渾心扶老杖。
3.出自《紅樓夢》我正有一門好親事,堪配二弟。
4.出自《長街燈語·中國的“書龍”》這種景象,實在是感人至深,堪稱為中國現代史上的奇跡。
6.
“那堪”的省文。更兼;何況。
1.出自《秋空》詩已覺秋空極,更堪寥泬青。
2.出自《臨江仙》詞舊歡無處再尋蹤,更堪回顧,屏畫九疑峰。
3.出自《更漏子》詞杜陵春,秦樹晚,傷別更堪臨遠。
7.
副詞。表將然,相當于“將”。
1.出自《秋浦歌》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
2.出自《吹笛》詩胡騎終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3.出自《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詩葉心朱實堪時落,階面青苔先自生。
8.
通“戡”。征服,平定。
1.出自《墨子·非攻下》夏德大亂,予既卒其命於天矣,往而誅之,必使汝堪之。
9.
通“嵌”。參見“堪巖”。謂山形幽深。
1.出自《古文苑·揚雄〈蜀都賦〉》南則有犍牂潛夷,昆明峨眉,絕限?嵣,堪巖袒翔。
10.
同“龕”。多用以供奉神佛。
1.出自《重登云峰山記》其山上之陽,先有碑碣,東堪石室,亦有銘焉。
11.
通“媅”。
1.出自《墨子·所染》《詩》曰“必擇所堪,必謹所堪”者,此之謂也。
12.
引申為高。參見“堪士”。
1.出自《呂氏春秋·報更》堪士不可以驕恣屈也。
1.殘暴兇狠的人。
2.殘害人民。
1.不合理地差使。
1.死去的士人。
1.殘暴的時代。
1.猶酷暑﹐酷熱。
1.殘暴而貪婪。
1.以暴政令人畏服。
1.使人難堪的調笑和嘲弄;惡作劇。
1.殘酷的刑罰。
1.殘暴的行為。
1.猶虐戲。
1.亦作"虐焰"。
2.殘暴的氣焰。
1.猶虐待。過度地役使。
1.虐待。
1.殘暴的政策法令。
1.給尸體洗浴過的溫水。
1.指春天的云氣。
1.暖意洋溢。
1.謂春水或草木碧綠而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1.松軟的塵土。
1.指溫泉池。
1.猶暖風。
晴朗時青翠的山色峰流暖翠|江上數峰浮暖翠。
1.蒙古語。元代稱帝王受佛戒的儀式。
1.孵卵。
1.佛教語。指善根漸趨成熟而尚未斷絕煩惱的修行階段。佛教認為,智慧火能焚盡煩惱薪。暖為火之前兆,因以為喻。
1.舊時稱臣下備禮賀帝王住進新殿。
1.形似頭盔的防風保暖的帽子。
1.耳套‘冷時戴在耳朵上以保暖。
處于冷暖氣團之間,并向冷氣團區域移動的分界面。暖鋒移動時,暖空氣會沿著鋒面滑升于冷氣團上面,使水汽凝結成云雨。暖鋒臨近的地區依次出現卷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等云系,并有較大范圍的降雨或雪。
1.與大屋子隔開而又相通連的小房間,可設爐取暖。
2.泛指設爐取暖的小閣。
3.舊日官署大堂設案之閣。
1.即火鍋。
2.暖水浴鍋。
1.謂冬日飲酒暖身驅寒。
1.指寒天宴集賓客之俗。
1.溫暖。謂不冷也不太熱。
2.使之暖和。
3.感到溫暖。
1.暖氣熏蒸。
1.形容很暖和。
2.形容暖熱。
1.見"暖呼呼"。
①俗稱湯婆子”。湯壺,裝進熱水后用來取暖的用具。多用銅合金或陶瓷等制作。②又稱保溫瓶”。熱水瓶。
1.養花草的溫室。
1.古代除夕風俗,在庭院中架起松柏樹枝,點火焚燒,謂之"暖火盆"。
1.謂雨止天氣和暖。
1.謂以酒食與聽講者相慰勞。
1.有帷幔遮蔽的轎子。
1.溫暖潔凈。
1.春暖時的景色。
1.北方人用土坯或磚砌成的睡覺用的長方臺,上面鋪席,下面有孔道跟煙囪相通,冬天可燒火取暖。
1.屋內地下為燒火取暖所修的坑道。
1.語本《禮記.王制》"八十非人不暖。"后因以"暖老"謂給老人以溫暖。
1.冬天御寒的門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