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校(jiào)對,復看核定。
2.
動詞
實地查看;探測。
3.
名詞
(Kān)姓。
1.
校訂;核對。
1.出自《題詩屏風絕句》相憶采君詩作障,自書自勘不辭勞。
2.出自《送韓三子華還家》詩勘書春雨靜,煮藥夜火續。
3.出自《滄州趣為臺城趙生孝禮題》詩俯首蓬屋中,被褐勘六經。
2.
審問。
1.出自《舊唐書·來俊臣傳》請付來俊臣推勘,必獲實情。
2.出自《少室山房筆叢·二酉綴遺中》后會盱眙長勘發冢盜,乃知二少年實發鄱陽冢。
3.出自《清史稿·圣祖紀二》乙酉,裕親王福全等至京聽勘。
3.
察看;探測。
1.出自《游桂林》詩佳景最留人,景亦待人勘。
2.出自又如:勘探隊;勘察地形。
4.
通“戡”。以武力平定。
1.出自《建溪處士贈大理評事柳府君墓碣銘》有唐以武勘亂,以文化人。
1.崩潰遁逃。
1.謂失敗。
1.腐爛。
1.剖腹。
1.水流廣大貌。
大水沖開(堤壩)~成災。
1.猶潰敗。
1.壞亂;昏亂。
2.怒貌。
3.水流貌。
1.洶涌的波濤。
1.潰決泛濫。
1.潰爛;破裂。
2.崩潰。
1.謂水噴涌而出。
1.滲漏;泄漏。
崩潰混亂敵軍全線~。
1.繁盛,豐茂。
1.沖決泛濫。
1.背棄盟約。
1.亦作"潰畔"。
2.叛亂離散。
1.見"潰叛"。
1.猶打破,擂破。
1.見"潰癰"。
1.潰敗。
(軍隊)被打垮而逃散。
1.波浪相激洶涌貌。
1.謂軍事上失敗。
1.失敗逃散。
1.塌陷。
2.攻陷;失敗陷落。
1.泛濫漫延。
1.逃散。
1.潰爛漫延。
1.亦作"潰癿"。
2.謂潰爛出膿的瘡。
3.決破膿瘡。
1.崩潰。
1.敗逃。
1.用草和土摶成的鼓槌。
1.謂輸送糧食財物以實邊地。饋,通"饋"。
1.指供神的酒食。
1.賜與。饋,通"饋"。
1.謂燒菜做飯。
1.回贈。
1.指喪中祭奠之事。
1.饋贈或輸送食物以滿足需要。饋,通"饋"。
1.謂進獻牲醴黍稷。
1.舊時節日相互送禮。謂之"饋節"。饋,通"饋"。
1.贈送行資;贈送財物。饋,通"饋"。
1.饋贈。
1.饋贈慰勞。饋,通"饋"。
1.贈送財物。
1.運送糧食。饋,通"饋"。
2.糧餉。
1.贈送財物;賄賂。
1.運糧餉﹑財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