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拉開木料、石料、鋼材等的工具,主要部分是具有許多尖齒的薄鋼片。
2.
動詞
用鋸切割。
1.
剖開木料、石料、鋼材等的工具。主要部分是具有許多尖齒的薄鋼片。
1.出自《墨子·備城門》門者,皆無得挾斧斤鑿鋸椎。
2.出自《天工開物·鋸》凡鋸,熟鐵鍛成薄條,不鋼,亦不淬健。
2.
古代刑具名。
1.出自《國語·魯語上》中刑用刀鋸。
2.出自《漢書·刑法志》中刑用刀鋸。
3.出自《文心雕龍·諸子》申商刀鋸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勛。
3.
以鋸斷物。
1.出自《鹽鐵論·除狹》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止。
2.出自《齊民要術·種麻子》《氾勝之書》曰……其樹大者,以鋸鋸之。
3.出自《梓人傳》顧而指曰鋸彼,執鋸者趨而左。
4.
?類,農具名。參見“鋸欘”。
1.出自《管子·小匡》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試諸木土。
5.
戈戟之類兵器。
1.出自《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郾王戈》名戈為鋸,殆從戈之磬折倨句為義歟?
2.出自《殷契粹編考釋》鋸字在古本戈之別名,存世有燕昭王戈,文曰“郾王埴作五牧鋸”,其證。
3.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荀子二》鋸,雄戟,胡中有距者。詳予所著《雙劍誃圖錄考釋》。近世易州所出郾戟多稱鋸。
6.
指鋸形物。參見“鋸牙”、“鋸齒”。
1.出自《拂舞詞》下有狂蛟鋸為尾,裂帆截棹磨霜齒。
7.
指像拉鋸似地反復拉動。
1.出自《鶴林玉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2.出自《好人田木瓜》白天上地勞動,黑夜就在這間小正房里看報,鋸胡胡。
1.指緯書。
2.秘奧的書籍。
1.猶靜謐。安靜。
1.猶秘籍。珍貴罕見的書冊。
1.隱含著的倦意。
1.稀有而不為外人所知的樂曲。
1.深奧的歷數。
1.猶秘惜,吝惜。
南太平洋東部的寒流。由西風漂流在南美洲西岸轉向而成。沿智利、秘魯西海岸自南向北流,于南緯10°以北折向西行,構成南太平洋南赤道洋流的補償流。
1.道教神秘的文書。
1.珍奇的典冊。
1.深藏的謀略。
①加以隱蔽,不讓知道。與公開”相對秘密文件|秘密的會見。②指隱蔽的事情軍事秘密|公開他的秘密。③指尚未被發現或揭露的事物探索宇宙秘密|這段歷史將永遠成為秘密。
1.佛教語。謂奧秘而不可思議的境界。
2.引申指奧秘之處。
1.中國佛教派別密宗的別稱。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依據﹐多運用通俗的誦咒祈禱﹐認為口誦真言(語密)﹑手結印契(身密)﹑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印﹐便可即身成佛。傳入我國西藏的也稱藏密。
1.奧妙;奇妙。
1.秘密的計謀;奧秘的計策。
2.指秘密謀劃。
1.珍貴而神奇的演奏。
1.神奇。
1.棺材。
1.山林之所,隱居之處。
1.珍奇祥瑞。
2.隱藏祥瑞。謂瑞兆不顯示出來。
1.古代越州官窯所產磁器的顏色。因為帝王所專用,故云。
1.閉澀,不滑溜。
1.秘書省的省稱。
①官方沒有公開的歷史清宮秘史。②關于個人生活瑣事的記載。
1.秘閣。帝王藏書之所。
2.謂內宮。
①協助領導人聯系接待,辦理文書和交辦事項的工作人員。②指秘書職務。③使館中職位低于參贊高于隨員的外交官。有一等秘書、二等秘書、三等秘書之分,在大使館館長領導下進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
1.官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
1.官名。東漢桓帝時設置,南北朝末期以后為秘書省之長官,掌邦國經籍圖書著作等事,明廢。參閱《初學記》卷十二。
1.官名。魏晉時置,屬秘書省,掌管圖書經籍?;蚍Q秘書郎中。唐代曾改稱蘭臺郎。歷代多另設校書郎,??钡浼?,以秘書郎專掌圖書收藏及抄寫事務。明初并其職于翰林院。清末在翰林院檢討之下復設秘書郎一職。
1.官署名。東漢始置秘書監一官,典司圖籍。南北朝以后始設秘書省。其主官稱秘書監,監以下有少監﹑丞及秘書郎﹑校書郎﹑正字等官,領國史﹑著作二局。唐代改稱蘭臺﹑麟臺。明以后其職務并入翰林院。
1.唐詩人賀知章的自稱。
1.清代內三院之一。掌撰寫與外國往來書札,摘錄各衙門疏狀,傳布帝王命令及草擬祭文等。
1.奧秘的樞要。
1.秘密的方法或法術。
1.唐代稱秘書省中的茶水。
1.少有人知的說法。
1.深邃的思緒。
1.謂隱藏在胸中的謀略。
1.隱秘幽邃。
1.皇帝制詔之地。
1.神秘的圖讖。
1.珍奇而罕見的玩物。
2.私自玩味。
1.記述神秘事物之書;讖緯之書。
1.猶秘籍。難見之書。
2.指言符箓瑞應之緯書。
1.隱藏珍惜,不以示人。
1.原指后宮內秘密之戲劇◇亦泛指男女淫穢嬉戲。
2.奇妙之戲。猶今雜技。
1.男女淫褻之圖。也稱春宮﹑春冊。
1.奇異的征兆。
1.古官職名。原指秘書省校書郎◇沿用指新擢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