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在繩、線、布條等條狀物上面打疙瘩或用這種方法編織物品
2.
動詞
繩、線、布條等條狀物打成的疙瘩。
3.
動詞
發生某種關系;結合。
4.
動詞
凝聚,變硬。
5.
動詞
結束;了結。
6.
名詞
一種保證負責的字據。
7.
名詞
(Jié)姓。
1.
用線、繩、草等條狀物打結或編織。
1.出自《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2.出自《論衡·幸偶》蜘蛛結網,蜚蟲過之。
3.出自《三洲詞》李娘十六青絲發,畫帶雙花為君結。
4.出自《銅墻鐵壁》她已經照文工團女同志的樣子結起了兩條小辮。
2.
系;扎縛。
1.出自《楚辭·九歌·山鬼》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2.出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王生老人,曰“吾襪解”,顧謂張廷尉:“為我結襪!”釋之跪而結之。
3.出自《舟中》詩結纜排魚網,連檣并米船。
4.出自《擬兒歌》羊肉店!羊肉香!羊肉店里結著一只大綿羊。
3.
連接。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結云閣,冠南山。
2.出自《抱樸子·正郭》巷結朱輪之軌,堂列赤紱之客。
3.出自《水經注·淮水》慎水又東流……其陂首受淮川,左結鴻陂。
4.
聯結;結合。
1.出自《左傳·文公十二年》所以借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2.出自《送鄭尚書序》依險阻,結黨仇,機毒矢以待將吏,撞搪呼號以相和應。
3.出自《明史·熊鼎傳》江西寇亂,鼎結鄉兵自守。
5.
聚合;凝聚。
1.出自《淮南子·泛論訓》不結于一跡之涂,凝滯而不化。
2.出自《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3.出自《奏彈曹景宗》實由郢州刺史臣景宗受命致討,不時言邁,故使猬結蟻聚,水草有依。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時河冰方結,觚棱如鋒刃,顱骨破裂,僅奄奄存一息。
6.
建造;構筑。
1.出自《后漢書·段颎傳》﹝段炯﹞乃遣千人於西縣結木為柵,廣二十步,長四十里,遮之。
2.出自《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3.出自《水經注·淮水》對岸山上,結二城以防津要。
4.出自《送吳顯道》詩飛空結樓臺,影動杳裊沖融間。
7.
植物長出(果實或種子)。
1.出自《桃賦》華落實結,與時剛柔。
2.出自《少年行》巢燕養雛渾已盡,江花結子已無多。
3.出自《母親》家里園子里的柑子已經結得很大了。
8.
屈曲;盤旋。
1.出自《禮記·月令》﹝仲冬之月﹞蕓始生,荔挺出,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
2.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遠游〉》結余軫於西山兮,橫飛谷以南征。
9.
結束;終了。
1.出自《淮南子·繆稱訓》故君子行思乎其所結。
2.出自《智囊補·兵智·王陽明》按《陳眉公見聞錄》,謂宸濠之敗,雖結于江西,而實潰于安慶。
3.出自《圣武記》未幾,定國死于景線,于是桂藩之局結。
4.出自《北京人》這有什么希奇,叫愫小姐再畫一張不結了么?
10.
判決;治罪。
1.出自《漢書·酷吏傳·嚴延年》事下御史丞按驗,有此數事,以結延年,坐怨望非謗政治不道棄市。
2.出自《后漢書·楊震傳》帝發怒,遂收考詔獄,結以罔上不道。
11.
舊時表明保證負責或承認了結的文書。
1.出自《后漢書·劉般傳》又以郡國牛疫,通使區種增耕,而吏下檢結,多失其實,百姓患之。
2.出自《客杭日記》到省中領文書,取回甘結。
12.
量詞。猶捆。
1.出自《朱子語類》向見州郡納稅,數萬鈔總作一結。忽錯其數,更無推尋處。其后有一某官乃立法,三二十鈔作一結。
13.
揪住;扭住。
1.出自《水滸傳》那婆子約莫到縣前左側,把宋江一把結住。
2.出自《好逑傳》鐵公子哪肯放手,卻喜得離縣衙不遠,又人多,便抬的抬,捉的捉,你扭我結,一齊闖到縣前。
3.出自《銅墻鐵壁》﹝石得富﹞使勁結住繩子圪塔。
14.
姓。金有結什角。見《金史》本傳。
1.出自《世本?張澍稡集補注本》雝段,結姓。
15.
指結成之物。
1.出自《左傳·昭公十一年》衣有??,帶有結。
2.出自《論衡·實知》兒說善解結,結無有不可解。
3.出自《河傳》詞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
16.
比喻疑難困惑的關鍵。
1.出自《薦禰衡表》解疑釋結,臨敵有余。
2.出自《喜雨》詩何由見寧歲,解我憂思結。
17.
形容憂愁、氣憤積聚不得發泄。
1.出自《詩·檜風·素冠》庶見素??兮,我心蘊結兮。
2.出自《論衡·幸偶》氣結閼積,聚為癰,潰為疽創,流血出膿。
3.出自《古決絕詞》噫春冰之將泮,何余懷之獨結。
4.出自《〈寄小讀者〉四版自序》朗潤園池中春冰已泮,而我懷仍結。
1.賢臣。畯,通"俊"。
1.減免。
待人不公平或不盡心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他。
1.損害玷污;污損。
數量不足;缺少~分量 ㄧ帳上~1000元。
1.損害奪取。
1.破壞法令。
1.損害。
損耗這批水果運輸時間長,~很大。
1.有負于教化。
1.虧損名節。
一次又一次地虧空由于經營不善,這個商店連年~。
1.損害名譽。
1.見"虧?"。
1.虧損。
1.缺損與完滿。
1.缺損不全;欠缺。
1.猶虛弱。
1.損傷;損失。
1.猶多虧﹐幸虧。
2.猶難為。
1.缺失。
2.閃失。
1.指戰敗。
1.喪失;損壞;廢除。
1.謀算﹐謀害。
1.衰退止息。
1.冤屈。
1.欠缺和混亂。
1.虧損玷污。
1.亦作"虧悮"。
2.差錯。
1.見"虧誤"。
1.違背良心的事;問心有愧的事。
1.損傷身體。
1.減損盈滿者。
2.缺損與盈滿。引申為消長﹐盛衰。
3.輸贏。
4.猶出入﹐差別。
1.損害。
損失(本錢)~血本。
1.違制。謂放寬法度。
2.損抑禮制。
1.刺殺。
1.屠宰。
2.指外科手術。
1.割大腿肉。割股療親,古以為孝行;割股祭祀,則表示崇敬之至。
1.剖割。
1.屠殺剖解。
1.謂宰割肥肉魚鮮。
1.宰殺。
1.經過變故后唯一存在的人或物。
1.崇高的聲望。亦指有聲望的人。
〈書〉形容高大矗立的樣子山峰~。
1.高峻。
1.高大。
戲曲演員扮演角色時戴的帽子,著重于裝飾性,按劇中人物的年齡、性別、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分別使用。
1.俗稱"箱倌"。
2.戲曲班社后臺服務人員的一種。專門管理盔頭箱,大都兼擅修繕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