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六尺高的馬。
1.出自《說文·馬部》驕,馬高六尺為驕。從馬,喬聲。《詩》曰:“我馬唯驕。”
2.
馬壯健貌。
1.出自《詩·衛(wèi)風·碩人》四牡有驕,朱??鑣鑣。
2.出自《胡無人》詩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
3.
指馬不受控制,不馴服。
1.出自《城傍曲》秋風鳴桑條,草白狐兔驕。
2.出自《贈別王十七管記》詩星高漢將驕,月盛胡兵銳。
3.出自《墳·摩羅詩力說》來爾孟多夫不能勝來追之運命,而當降伏之際,亦至猛而驕。
4.
驕傲;驕縱。
1.出自《長樂少年行》遺卻珊瑚鞭,白馬驕不行。
2.出自《西江月》詞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5.
怠慢;輕視。
1.出自《國語·越語下》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
2.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戰(zhàn)勝而將驕卒惰者敗。
3.出自《新唐書·藩鎮(zhèn)傳·吳少誠》河北悍驕,河南附起。
4.出自《奈何天·密籌》心如結,沒錢糧,使軍驕將怯。
5.出自《陽九行》夷狄生心藩鎮(zhèn)驕,官僚鼓腹工農瘦。
6.
旺盛;強烈。
1.出自《呂氏春秋·貴生》世之人主多以富貴驕得道之人。
2.出自《后漢書·儒林傳上·楊政》卿蒙國恩,備位藩輔,不思求賢以報殊寵,而驕天下英俊,此非養(yǎng)身之道也。
7.
通“嬌”。寵愛;嬌慣。
1.出自《崔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歲窮寒氣驕,冰雪滑磴棧。
2.出自《孤桐》詩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8.
通“騷”。騷臭。
1.出自《戰(zhàn)國策·秦策一》故驕張儀以五國。
2.出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陛下素驕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3.出自《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驕女未絕乳,念之不能忘。
9.
通“矯”。參見“驕敬”。
1.出自《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晉水﹞中多鮆魚,其狀如倏而赤鱗,其音如叱,食之不驕。”
10.
見“驕驁”。縱恣奔馳。
1.出自《楚辭·遠游》服偃蹇以低昂兮,驂連蜷以驕驁。
2.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低卬天蟜,據(jù)以驕驁兮。
1.殲滅。
1.猶暴徒。
1.兇惡狡猾。亦指兇惡狡猾的人。
1.見"梟懸"。
1.象聲詞◆喊聲。
1.泛指惡鳥。
1.怪笑,獰笑。
1.兇心;野心。
1.比喻心惡貌善。
1.不吉的星命。
1.兇惡。
①兇橫強悍梟雄險鷙。②驍勇雄豪梟雄之才。
1.亦作"梟縣"。
2.斬首懸掛示眾。
1.亦作"梟陽"。亦作"梟楊"。
2.獸名。即狒狒。
1.見"梟羊"。
1.見"梟羊"。
1.誅戮。
1.邪惡之聲;惡逆之聲。
1.驍勇。
1.泛指鷙鳥。
1.兇悍之盜。
1.斬首;梟首。
1.如梟之張翼。形容猖狂恣肆。
1.如梟啄裂獵物。極言殘暴。
2.謂誅戮。
1.古代博戲的兩種彩名。亦代指博具。
1.梟鳥的族類。喻邪惡之輩。
1.形容女子脊背瘦削,體態(tài)優(yōu)美。
1.刪改定稿。
壁山壁。山壁像削過一樣的筆直懸崖削壁|削壁千仞。
1.刮削。
2.謂侵蝕。
1.減損。
2.刻薄。
3.很薄,厚度很小。
1.亦作"削肺"。亦作"削杮"。
2.削札牘時削下的碎片。
1.古時大臣上書封事草定奏稿,成輒銷毀,以示慎密。
2.除草。
1.猶斬草除根。謂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1.刻削雕鑿。
1.窄長。
1.猶言排除。
1.撤消;革除。
2.刪掉。
3.消除。
1.見"削黜"。
1.亦作"削絀"。
2.削減封地,貶降官爵。
1.書刀。
2.泛指刮削用的刀具。
1.清除。
1.猶刪定。
1.古時削薄竹木成片,用以書寫。有誤則刮去重寫,謂之"削牘"◇用以泛稱書寫﹑撰述。
1.猶削割。
1.剝奪,奪去。
1.剃去頭發(fā),身著黑衣。表示出家。
1.削奪藩王封地『晁錯有《削藩策》。
1.見"削哺"。
1.見"削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