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絸”。亦作“蠒”。
2.
完全變態昆蟲蛹期的囊狀保護物,通常由絲腺分泌的絲織成,多為黃色或白色,如家蠶和柞蠶的繭。
1.出自《禮記·月令》﹝季春之月﹞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
2.出自《齊民要術·雜說》四月,繭既入簇,趨繰。
3.出自《容齋續筆·蜘蛛結網》蠶之作繭,蜘蛛之結網,蜂之累房,燕之營巢,蟻之筑垤,螟蛉之祝子之類是已。
3.
指繭絲。參見“獨繭絲”。
1.出自《和于湛之海上原韻》不是孤臣甘浪跡,肯將獨繭著漁竿。
4.
絮絲綿的衣服。后作“襺”。
1.出自《禮記·玉藻》纊為繭,缊為袍。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一年》重繭衣裘,鮮食而寢。
5.
形狀如繭的。參見“繭栗”。
1.出自《禮記·王制》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
2.出自《漢書·禮樂志》牲繭栗,粢盛香。
6.
見“繭繭”。聲氣低微貌。
1.出自《禮記·玉藻》言容繭繭。
7.
通“趼”。手掌或腳掌等部位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1.出自《戰國策·宋衛策》墨子聞之,百舍重繭,往見公輸般。
2.出自《百辟勸進今上箋》雖累繭救宋,重胝存楚,居今觀古,曾何足云。
3.出自《趕車傳·火人》是不是個勞動人,滿手老繭是證明。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