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郟縣,地名,在河南中部。
2.
名詞
姓。
1.
周朝的東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1.出自《左傳·桓公七年》秋,鄭人、齊人、衛人伐盟向。王遷盟向之民于郟。
2.
古縣名。春秋鄭邑,后屬楚。故地在今河南省郟縣。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楚公子圍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犨、櫟、郟。
3.
通“夾”。夾持。
1.出自《隸續·漢成皋令任伯嗣碑》衢路委蛇,郟河阻山。
4.
山名。即北邙山。參見“郟鄏”。
1.出自《左傳·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
2.出自《送張玉笥中丞擢河道少司空隨召陛見》詩周室保厘分郟鄏,漢家底績念宣房。
3.出自《觀往吟》祈天承命郟鄏鼎,子胥范增見何隘!
5.
姓。春秋時有郟張。見《左傳·哀公九年》。
1.出自《廣韻?洽韻》郟,姓。《左傳》鄭大夫郟張。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