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舙”。
2.
善言;話語。
1.出自《詩·大雅·抑》慎爾出話,敬爾威儀。
2.出自《歸去來兮辭》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清憂。
3.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可耐姑娘沒道理,說的話兒全不準。
4.出自《小二黑結婚》于福是個老實后生,不多說一句話,只會在地里死受。
3.
話題。參見“話下”。
1.出自《論十大關系》話說回來,黨政機構要精簡,不是說不要民主黨派。
4.
指說唱的故事。參見“話本”。
1.出自《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翰墨題名盡,光陰聽話移。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曲兒甜,腔兒雅,裁剪就雪月風花,唱一本兒倚翠偷期話。
3.出自《雙赴夢》坐著舉擔杖,則落的村酒漁樵話兒講。
4.出自《初刻拍案驚奇》這本話乃是元朝大德年間的事。
5.
指代不便明說的人或事物。猶言東西。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不合道渾如那話,初出產門來。
2.出自《春蕪記·阻遇》多是那話兒見我們在此,想躲在黑暗里去了。
3.出自《儒林外史》我在這里算著,那話已有個完的意思。
6.
告喻;告訴。
1.出自《書·盤庚中》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乃話民之弗率。
2.出自《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歸而話於妻子以自慰。
7.
談說;談論。
1.出自《過故人莊》詩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2.出自《水滸傳》正話間,只見太師府干人來請。
3.出自《重游延安》詩話到今年社里事,大家躍進要先行。
1.猶退避。
1.惶恐;彷徨。
1.猶環抱。
1.謂避人密語。
1.猶門戶。比喻奧秘之處。
1.見"屏障"。
1.室中張設的帷帳。
1.屏風。亦指屏風上的題詞。
1.遮蔽。
1.惶懼祗敬。
1.拋棄。
1.猶舍棄。
1.驅逐,排除。
1.指門屏。借指士大夫之家。
1.庇護。
1.本指帳幕◇亦引申為覆蓋。
2.庇蔭,庇護。
1.謂包羅萬象。
1.帷帳。
1.謂棋局。喻局勢。
1.水聲。
1.漂洗(棉絮)。
1.在水上漂洗棉絮。
1.形容水流洶涌。
1.僧人出行所帶的食具。瓶盛水,缽盛飯。
2.指僧人化緣。
3.指僧人。
1.指少量存糧。
1.謂將花插瓶中作為供品或觀賞物。
1.方言。湊份聚餐。
1.語本《詩.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謂不能分多予寡◇多用以指因未能盡職而心懷愧疚。亦用以比喻與彼方關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為恥。
1.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1.見"瓶竭罍恥"。
1.古時以瓶煎茶,微沸時發音如吹笙,故稱。
1.謂將花插在瓶中賞玩。
1.僧人所用的瓶缽和錫杖。亦借指僧侶或僧侶生涯。
1.傳說能隱入瓶中的仙人。
1.見"瓶沈簪折"。
1.譏稱嗜酒成癖。
1.同"瓶沈簪折"。
1.瓶。腹大頸長的容器。
像萍草般飄泊無定萍泊天涯。
1.猶飄泊。
1.浮萍斷梗。因漂泊流徙,故以喻人行止無定。
1.偶然聚合。
比喻流浪漂泊,行蹤不定十年漂泊如萍跡|王孫緣底事,萍跡久他鄉?
1.即韮蓱韲。
萍草寄跡水面。比喻行止無定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遠。
1.即青萍劍。青萍,古之名劍◇用作寶劍的代稱。
1.猶萍水相逢。
2.謂暫寓。
同盟會發動的武裝起義。1906年同盟會會員劉道一等到湖南聯絡會黨和礦工,相約江西萍鄉、湖南瀏陽、醴陵三處同時起義。12月起義爆發,隊伍發展到三萬余人,推會黨首領龔春臺為起義軍都督。清政府調集軍隊鎮壓,起義軍苦戰月余,最后失敗。
1.猶漂流。
2.比喻處世圓滑。
1.萍浮蓬飄。喻行蹤轉徙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