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疑問副詞,用在動詞前。
1.
亦作“盇”。
2.
代詞。表示疑問。猶何。什么,怎么。
1.出自《管子·霸形》仲父胡為然,盍不當言,寡人其有鄉乎?
2.出自《楚辭·九歌·東皇太一》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3.
副詞。表示反詰。猶何不。
1.出自《左傳·成公六年》或謂欒武子曰:“圣人與眾同欲,是以濟事。子盍從眾?”
2.出自《送浮屠令縱西游序》盍賦詩以道其行乎?
3.出自《乞糴保陽》詩故人有大賢,盍乞救援早?
4.
通“蓋”。表示擬測。
1.出自《揖翠軒賦》則登公之堂,想其所取于此君,盍亦思所以自屬。
5.
通“蓋”。姓。
1.出自《韓詩外傳》船人盍胥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
6.
合。參見“盍簪”。
1.出自《易·豫》勿疑,朋盍簪。
2.出自《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3.出自《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詩盍簪非一姓,佳話已炙膾。
4.出自《錢唐吊龔魏二生賦》歧童角以說經兮,古今不可乎盍戠。
5.出自《嘯亭雜錄·詩龕》家筑詩龕三間,凡所投贈詩句,皆懸龕中,以志盍簪之誼。
1.忠義之人。甫,古為男子之美稱。
1.猶忠順。
1.亦作"忠?"。
2.謂忠貞有節概。
1.忠誠干練。
2.指忠誠干練的人。
1.指忠義之心。
1.猶忠心赤膽。
1.忠義剛正。
①真誠地勸告再三忠告|我不止一次忠告他,他就是不聽。②忠告的話接受忠告|不聽忠告|我再一次向你提出忠告。
1.忠誠正直。
1.見"忠鯁"。
1.亦作"忠梗"。
2.忠誠耿直。
1.忠誠公正。
1.盡忠建功。
1.忠烈者的遺骨。
1.忠誠堅定。
1.見"忠貫日月"。
1.忠誠之心上貫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1.盡心規劃;忠心謀劃。
2.忠言規諫。
1.忠誠而果敢。
2.橄欖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三.橄欖》。
1.猶忠骨。
1.忠實謙和。
忠實厚道忠厚篤實|他為人很忠厚。
1.盡心教誨。語本《論語.憲問》"忠焉,能勿誨乎?"
1.忠誠仁愛。
1.忠烈者的英魂。
1.忠厚善良。
1.忠誠堅貞。
1.忠貞儉樸。
1.亦作"忠蹇"。
2.忠誠正直。
3.指忠誠正直的人。
1.見"忠謇"。
1.忠心規勸。
1.忠貞的節操。
2.忠貞而有節操。
3.指忠貞有節操的人。
1.忠直廉潔。
1.忠誠耿介。
1.忠誠敬慎。
1.忠誠剛直。
1.猶忠誠。
1.精忠,精誠。
1.忠誠恭敬。
1.見"忠靜冠"。
1.見"忠靜服"。
1.明代品官常服名。
1.亦作"忠靖冠"。
2.明代品官的常冠名。
1.見"忠靜服"。
1.忠貞憤慨。
1.葵的別稱。以葵花常向太陽,故名。
1.忠誠恭謹。
1.忠貞誠懇。
1.忠誠。
1.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