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水邊。
2.
名詞
(Xún)江西九江的別稱。
3.
名詞
(Xún)姓。
1.
水邊。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故雖游於江潯海裔,馳要裊,建翠蓋。
2.出自《文選·枚乘〈七發〉》游涉乎云林,周馳乎蘭澤,弭節乎江潯。
3.出自《鴨》詩唼喋眠秋水,蹣跚下碧潯。
2.
泛指邊際,極限。
1.出自《宋孝武宣貴妃誄》銷神躬于壤末,散靈魄於天潯。
3.
江西省九江市的別稱。因長江流經九江市北的一段稱潯陽江,故稱。
1.出自《清史稿?地理志十三》江西省。鐵路擬筑者四:曰南潯鐵路,自九江而南昌而吉安而贛南。
4.
水名,在山東省莒縣東南,流入沭水。
1.出自《水經注·沭水》潯水又西南流,入沭。
5.
量詞。海洋測量中計量水深的專用單位。一潯等于1.852米。
顯露;表現湖光山色呈現在眼前|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1.猶敬獻。
1.猶言書面呈報。詳,舊時對上陳報﹑請示的公文。
1.呈現祥瑞。
1.謂呈現形貌。
1.遞呈文詢問。
1.送上檢驗。
1.上送樣品。
1.獻技。
1.猶恣意。
1.猶支應,承應。
1.送上審閱。
敬詞。呈上請指正現將文稿呈正|本應及時呈正。
1.敬辭。猶言請指正;呈上請指正。政,同"正"。
1.即呈文。
1.呈現本體。
1.安置;安排。
1.即訴狀。
1.即呈文。
1.猶承平。
1.接受辦理。
生產資料所有者將企業或生產資料的經營權委托給承包人經營。在我國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項措施。一般通過招標選擇承包人,雙方權利義務在合同中予以規定。這種經營方式,不改變所有制性質。
1.承命輔佐。
1.承接衰世。
1.接待賓客。
1.佐儐。承,通"丞"。
1.稟告。
2.奉命。
1.即承局。
1.接受禪讓。
①承受塵土,也指古代承接塵土的帳子或小帳幕。②藻井,天花板默投金于承塵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彩飾承塵。
1.謂代代承繼。
1.承受恩寵。
1.聽從;順從。
1.亦作"承塌"。
2.應承。
1.對答。
1.擔負;擔當。
1.承擔,擔當。
1.托辭退避。
1.能言善辯。
2.巧妙的言辭。
3.言談﹐談吐。
1.分別﹔告別。
1.以身體有病為由推辭不就某種職務或不做某件事。
2.謂害怕生病而推辭做某種有損健康的行為。
1.富于文才﹐知識廣博。
1.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語本《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茍足以達義之至也。"
1.見"辭不達義"。
1.謂辭謝而未獲允許。
1.謂市場上為錢物而引起的爭訟。
1.亦作"辭彩"。
2.猶文采。指詩文的藻飾。
3.指言辭華美。
1.見"辭采"。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劉真長﹑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識小人貽其餐﹐肴案甚盛﹐真長辭焉。仲祖曰﹕'聊以充虛﹐何苦辭?'真長曰﹕'小人都不可與作緣。'"后以"辭餐"為拒與小人結交之典。
1.官名。東漢始置﹐主管辭訟。
2.晉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鎮襄陽﹐甚得民心。既卒﹐州人避其諱﹐改呼戶曹為辭曹。戶與祜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