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縫”。以針線連綴。
1.出自《集韻·平鐘》縫,《說文》:“以針??衣也。”或作摓。
2.
同“夆”。閃爍。
1.出自《說郛》及鳳之成,翠冠云聳,朱距電摓。
3.
同“逢”。大。參見“摓衣”、“摓掖”。
1.出自《送侍御王君左遷上杭丞敘》君將赴上杭,取道還吳,吳摓掖之士,聚詩為贈。
2.出自《莊子·盜跖》摓衣淺帶。
4.
兩手托物。參見“摓策”。
1.出自《史記·龜策列傳》夫摓策定數,灼龜觀兆,變化無窮。
2.出自《送浦潛夫》詩摓策筮嘉遁,遂養丘園姿。
1.見"黎母山"。
1.即驪山老母。道教傳說中的女仙。
1.即黎幕。
1.黎民。
1.形容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痛苦境地。
1.界尺的別名。
1.黎人習俗。
1.黎民。
1.黎民中的賢者。
1.黑暗與光明。
1.指殷代諸侯國黎國。
百姓;民眾窮年憂黎元。
1.泛指戲曲演員。黎,通"梨"。
從廣西黎塘到廣東湛江,長318千米。1955年通車。黎塘至貴港段正實現電氣化。
1.用藜的老莖制成的手杖。黎,通"藜"。
1.見"黎焌"。
1.黎族群眾。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南。
用竹子、蘆葦、樹枝等編成的遮攔的東西,一般環繞在房屋、場地等的周圍。
1.謂家園所產之物。
2.指平凡易得之物。
1.竹籬近地處。
1.竹籬與荊棘。借指鄉野。
1.籬邊的木槿花。
1.喻防備嚴密﹐則壞人沒法鉆空子。
1.竹籬的門。常借指隱居的茅舍。
1.謂籬邊和田頭。
1.籬邊。
1.猶籬垣。用竹籬做成的墻垣。
1.籬邊。
1.指用籬笆圍合之地。
1.籬間小鳥。常以喻見識淺陋﹑胸無大志的人。
1.謂籬邊蔭翳處。
1.謂竹籬上端。援﹐有攀觸意。
用竹子、樹枝等做成的柵欄。
1.籬笆與帷帳。比喻屏障。
1.指籬笆一類蔽護物。
1.即籬笆。
1.遭受戰亂。
1.遭受災難。
1.觸犯法律。
1.蒙受恥辱。
1.遭受罪譴。
1.遭受禍患。語出《書.洪范》"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
1.遭遇﹐遭受。
1.遭逢變亂。
1.使遭受(罪譴)。
1.遭受罪罰。
1.話多。
1.酒味薄。
2.澆薄。
1.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