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牌匾;匾額。
1.出自《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東方有宮,青石為墻,高三仞;左右闕高百尺,畫以五色;門有銀牓,以青石碧鏤,題曰:“天地長男之宮”。
2.出自《八哀詩·故著作郎滎陽鄭公虔》文傳天下口,大字猶在牓。
3.出自《敬義堂》詩高臺巨牓意何如,住此知非小丈夫。
2.
指題寫匾額。
1.出自《徐復傳》復死十余年,而沈遘知杭州,牓其居,曰“高士坊”云。
2.出自《雙槐歲鈔·文淵閣銘》太宗皇帝肇建北京,亦開閣于東廡之南,為屋凡若干楹,高亢明爽,清嚴邃密,仍牓曰文淵,其設官一如舊制。
3.
告示;文書。
1.出自《贈吏部尚書崔公行狀》每懸牓舉牘,富室權家,汗而仰視,不敢出口。
2.出自《能改齋漫錄·事始二》公仍命多出牓沿江,具述杭饑及米價所增之數(shù)。
3.出自《元史·良吏傳二·林興祖》永明縣洞瑤屢竊發(fā)為民害,興祖以手牓諭之。
4.
張掛的科舉考試中第者名單。
1.出自《新唐書·陸扆傳》始,其舉進士時,方遷幸,而六月牓出。
2.出自《玉壺清話》〔梁適〕對曰:“先臣祖顯,先臣父固,俱中甲科,獨臣不肖,于張?zhí)魄錉バ虚g及第。”
5.
張掛榜文或張貼告示、詩文等。
1.出自《周書·韓褒傳》因大牓州門曰:“自知行盜者,可急來首,即除其罪。”
2.出自《織婦辭》官家牓村路,更索栽桑樹。
3.出自《唐詩紀事·李濤》溫飛卿任太學博士,主秋試,濤與衛(wèi)丹、張郃等詩賦皆牓于都堂。
6.
通“妨”。
1.出自《論衡·自紀》母驪犢骍,無害犧牲;祖濁裔清,不牓奇人。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