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寫字用的長木板。
2.
名詞
書籍;文件,書信。
1.
古代寫字用的木板。
1.出自《春秋繁露·玉杯》今趙盾弒君,四年之后,別牘復見,非《春秋》之常辭也。
3.出自《毛穎傳》簡牘是資,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
2.
借指紙張、稿紙。
1.出自《〈賓退錄〉序》平生聞見所及,喜為客誦之,意之所至,賓退或筆于牘,閱日滋久,不覺盈軸。
2.出自《玉堂叢語·政事》命中書十余人操牘以進,石齋一一口授,動中幾宜,略無舛錯。
3.
書信;公文。
1.出自《莊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2.出自《雜詩》閑居玩萬物,離群戀所思;案無蕭氏牘,庭無貢公綦。
3.出自《王公行狀》牘下大理,法官引近詔盜殺其徒者原之,雄不當死。
4.出自《西湖游覽志馀·佞幸盤荒》檜時已病,坐格天閣下,吏以牘進,欲落筆署牘,手顫而污,亟命易之,至再,竟不能字。
5.出自《論衡·超奇》或不能成牘,治一說。
4.
指奏章。
1.出自《寄外》詩昔君曾奏三千牘,凜凜文風誰敢觸?
5.
書籍。
1.出自《后漢書·荀悅傳》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誦記。
2.出自《史通·書事》具之史牘,夫何足觀?
6.
古樂器名。
1.出自《周禮·春官·笙師》﹝笙師掌﹞舂牘、應、雅,以教《祴》樂。
2.出自《九夏歌》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
1.道家的仙藥。
2.泛指美酒。
1.美麗的面容。
2.喻花朵。
1.玉飾之衣,泛指美衣。
2.古代帝王﹑后妃﹑王侯之玉制葬服。
3.陵寢便殿中所藏的御衣。
1.渾天儀的別名。
2.美好的儀容。
1.見"玉蟻"。
1.飾玉的屏風。
2.指宮殿上的屏風。
3.借指朝廷。
1.指美人。
1.尊稱帝王的言語。
2.對別人言辭的敬稱。
3.清越優雅的聲音。
4.磬音。
5.念經的聲音。 6.佳音。
1.道教指蓋有印章可以鎮妖驅邪的符箓。
1.玉之精英。《尸子》卷下"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英。"《史記.孝文本紀》"欲出周鼎,當有玉英見。"晉郭璞《江賦》"金精玉英瑱其里,瑤珠怪石瑇其表。"清姚鼐《核桃研歌為庶子葉書山先生賦》"或言天上隕星精,下入淵谷為玉英。"古代有食玉英之說,謂能長生。
2.花之美稱。
3.喻雪花。
4.指瑩澈如玉的泉水。
5.唾液。
1.白潤如玉的嬰兒。
2.筍的別稱。
3.指新竹。
1.水晶的別名。
1.以玉為飾的冠帶。
1.汲水瓶的美稱。
2.玉瓶。
1.雪花。
1.美玉。語出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屈原智乎?'曰'如玉如瑩,爰變丹青。'"
2.像美玉一樣晶瑩﹑純潔。
1.猶玉光。
1.猶玉食。
1.指美妙的構思。
1.仙人。
2.白酒的別名。亦泛指美酒。
1.見"玉昆金友"。
1.窗戶的美稱。
1.美玉雕成的魚形珍玩。
2.玉制的魚形佩飾。
3.傳說吳楚七國反時,楚王戊太子適朝京師,未從坐,死于長安,天子斂以玉魚一雙。見唐韋述《兩京新記》后因以"玉魚"指殉葬品。
4.魚名。
1.泛指魚的肉。
2.特指魚鰾。
1.亦作"玉辺"。
2.玉飾的車。多指帝王的車。
3.借指帝王。
1.用玉建成的殿宇,傳說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
2.華麗的宮殿。
3.指太空。
4.宋汴京御苑中石洞名。
1.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宮殿。
2.形容覆雪的樓宇。
1.潔白的羽翼。
2.指箭羽。
1.美玉似的姿容。常用以形容皇太子。
1.出美玉的深淵。
2.泛指深潭。
3.潭名。在江西廬山。
1.帝王的園囿。
1.玉飾的管樂器。
2.引申為笙歌。
3.道教語。指七竅的道孔。
4.舌的別稱。
1.古代武器大斧的美稱。
2.飾玉或玉制的鉞。古代作為儀仗或用于殉葬。
1.見"玉蕊"。
1.見"玉蕊花"。
1.喻美人死亡。
1.美酒。
1.指佛家誦經之聲。
2.對他人詩文的美稱。
3.對清越聲音的美稱。
1.亦作"玉篸"。
2.首飾。玉制的簪子。又名玉搔頭。
3.借指美人。
4.比喻山峰。語出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5.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卵形或心臟形。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總狀花序。秋季開花,色白如玉,未開時如簪頭,有芳香。栽培供觀賞。
1.首飾名。即玉搔頭。
1.花名。
傳奇劇本。明代高濂作。取材于《古今女史》。書生潘必正在女貞觀遇道姑陳妙常,互生愛情而私自結合。觀主發覺,逼必正赴試◇必正得官,迎娶陳妙常。《琴挑》、《偷詩》、《秋江》等折子戲均出于此。
1.亦作"玉爪"。
2.漢代皇帝所乘輿輦的三種華蓋之一。
1.道家煉丹的灶。
1.玉的光澤。
1.瑞馬名。喻賢臣。
1.玉版刻的道書。
2.對別人書信的敬稱。
3.植物名。即地榆,也叫玉豉。
4.藥名。玉泉的別名。
1.雕欄的美稱。
2.指精美的鳥籠。
1.書信中敬稱受信者展閱之詞。
2.謂江水清澈平展。
1.亦作"玉瑆"。亦作"玉醆"。
2.玉飾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