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
2.
副詞
跟“是”合用,表示唯一的或主要的原因理由。
3.
副詞
表示“甚至”。
4.
副詞
表示“已經”,句末常用“了”。
1.
副詞。表示總括,所總括的成分在前。
1.出自《列子·周穆王》莫知其所施為也,而積年之疾一朝都除。
2.出自《論衡·講瑞》然則鳳凰、騏??都與鳥獸同一類,體色詭耳,安得異種?
3.出自《喜雨》詩農事都已休,兵戎況騷屑。
4.出自《官場現形記》虧得王孝廉遇事招呼,隨時指教,凡他所想不到的,都替他想到。
5.出自《紅旗譜》馮登龍是一個國家主義派的得意門生,江濤是共產主義者,他們互相都了解。
2.
副詞。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
1.出自《子夜》大家都是熟人,彼此情形全知道。
2.出自《南豐二苗》客氣?都是革命同志,我何必跟你講客氣!
3.
副詞。猶就。即將。
1.出自《日出》李太太:我們家里有一大堆孩子!小英兒正在上學,芳兒都要說人家,小五兒又在不舒服。
2.出自《寒夜》他想說:“我都要死了,你們還在吵!”可是他不敢說出來。
4.
副詞。起強調語氣的作用。
1.出自《平山冷燕》差不多找尋了半年,腳都走折了,今日僥幸才遇著。
2.出自《子夜》﹝唐云山﹞比誰都熱心些的樣子。
1.因別離而悲傷。
1.異詞。
1.排比組織詞語。指寫文章。《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漢枚乘《七發》﹕"比物屬事﹐離辭連類。"一說猶陳辭。
2.猶辭別。
1.擅離職守。
1.附麗﹐跟隨。
1.惜別的心情。
1.錯雜。
1.分崩動蕩。
1.心志不同﹐不一致。
1.猶離宮。
1.猶言離宮別館。
1.背離法度。
1.猶離緒。
1.亦作"離碓"﹑"離"﹑"?堆"。古地名。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內都江堰。
2.山名。在今四川省南部縣東南。
脫離隊伍;離開崗位不得擅自~。
1.見"離堆"。
1.有異心。
2.謂各懷心志而離去。
3.猶離間。
1.南方。
1.謂超越規矩法度。
1.猶別室。
2.指眾多人家。
1.割去祭祀用牲的肺。
2.指所割之肺。
1.分離﹐別離。
1.遭難。
1.憂憤。
1.被丈夫離棄的婦女。
1.猶離合。
1.猶離別。
1.傷別的歌曲。
1.分離阻隔。
2.指隔閡﹐不團結。
3.指使不和睦﹐不團結。
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宮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1.見"離宮別館"。
1.見"離宮別館"。
1.見"離宮別館"。
1.見"離殿別寢"。
1.離間構陷。
1.佛教語。謂遠離塵世煩惱。
1.佛教語。指解脫煩惱之佛國境地。
1.乖離﹐分離。
1.離宮。
1.離宮。
1.指別離時所彈奏的管樂器。
1.日光。離為日﹐故稱。
1.見"離奇"。
1.遭禍。
1.指人生中分離﹑聚會﹑悲傷﹑歡樂等各種不同遭遇。
1.草名。
1.傳說中列子所御的風。
汽車、拖拉機以及其他機器上的一種裝置。用離合器連接的兩個軸或兩個零件通過操縱系統可以結合或分開。
1.雜體詩名。常見之一種是拆開字形合成詩句。實際是文字游戲『魏六朝時即已有之。
1.失群的鶴。
2.喻指離去的人。
3.《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漢蔡邕《琴操》﹕"商陵牧子﹐取妻五年無子﹐父兄將欲為改娶。妻聞﹐中夜驚起﹐倚戶悲嘯。牧子聞﹐援琴鼓之﹐痛恩愛之永離﹐因彈別鶴以舒憤﹐故曰《別鶴操》。"后亦作"離鶴"﹐以為妻妾被丈夫所遺棄的典故。